第二届网络社会年会欢迎致词
文/海阿朗(Allan Bahroun)(香港理工大学博士)
亲爱的来宾、同事和朋友们
为第二届网络社会年会开幕致辞我倍感荣幸。
如黄孙权老师和陆兴华老师所言,一年多前我们就希望以列斐伏尔为核心展开对话和讨论。实际上,这一讨论与网络社会研究所开创的几条脉络是并行的。
与中国众多研究场所不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始终保持着批判性立场,而非天真地拥抱数码化。网络社会研究所的雄心在于把握网络所引发的政治变化,并且为整个社会想象一种新的潜能。
去年,第一届网络社会年会以“网络化的力量”为题,国际国内的研究者们从物质、生态、美学和社会模式方面展望了互联网的存在方式。基于这一网络化的延展,陆老师和我希望透入表层、探究空间,从而揭示新兴的数码技术与城市空间强烈的互动关系。
在这一问题上,列斐伏尔无疑是最有力的思想家,他鼓舞我们的批判能力,滋养我们集体实验的欲望。
总体人
列斐伏尔的生命遍历整个20世纪,他自己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总体人。
作为知识分子,列斐伏尔在90年的人生中,每隔十年就力争刷新自己,发掘新的理念。作为充满活力的个人,他总是兴趣广博,探究世界不断前行。作为研究者,他身体力行地探索着巴黎的条条街道,在大学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辟蹊径前,他曾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作为写作者,他写下了60多部著作,在今天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在文本里不断与投身其中的变化角力。作为思想家,他不仅创建了理论体系,而且为与他一道书写与思考的同仁提供了“理论养料”(安迪·梅里菲尔德(Andy Merrifield)语)。
列斐伏尔还是一个坚定的乌托邦主义者。他的思想始终在新领域历险。他的智性事业硕果累累,迫使我们与时俱进,挑战时代的各种变动。因此,我们不仅需要重读列斐伏尔,更要紧的是必须与他一道投入批判性的历险,去描绘、想象我们的生活。
辩证运动
陆兴华老师常对我说,在中国研究新媒体,不仅要靠列斐伏尔来理解微信,还要通过微信来阐发列斐伏尔,这个既挑衅又严肃的辩证动机正是这次大会的核心。
当我们的日常经验全盘依赖商业化的通讯设备,被霸权企业所垄断和剥削之时,我们需要列斐伏尔,从而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的语言如何“殖民”日常生活。
当我们的城市纹理被“智能政策”重塑之时,我们需要更新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空间的理论,从而洞察数码地理学如何改编我们对世界的身心感受。
当谷歌、亚马逊、脸书、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攫取新的权力,在全球尺度上链接和代表了数十亿用户之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列斐伏尔的视角。我们必须看到这些跨国公司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左右国家的角色。
讲者与专题
今天我们十分有幸能邀请各位讲者。每个人都接受了邀请和挑战:不仅回到列斐伏尔,而是从他出发,推进他的批判。这便是“与列斐伏尔前行”的真正含义。每一个专题、每一次介入,都行进在这一道路上。
第一个专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批判方法”,刘怀玉和西蒙娜(Simona de Simoni)将展现列斐伏尔理论的动态发展以及他的研究计划产生的潜能,从而理解在地和全球的变化。
第二个专题是“今天的数码日常”,迈克尔·E·贾第纳(Michael E. Gardiner)和阿尔菲·波恩(Alfie Bown)将深入我们的日常经验,把握这一超媒介化的日常中无聊与享乐、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张力。
第二天上午,卢卡斯·斯坦尼克(LukaszStanek)、李孜和李昊将为列斐伏尔的空间想象增添独特和原创的观点,描绘新的建筑潜能和新的数码拓扑学。
最后的专题里,奈德·罗斯特(Ned Rossiter)水越伸(Shin Mizukoshi)和范凌将处理算法生产对国家、权力和解放概念的挑战。
欢庆这一时刻
列斐伏尔相信时刻。为期两日的会议给了我们独特的集体讨论、集体反思和集体想象的时刻。对列斐伏尔来说,时刻总是“欢愉的发明和创造性的介入”。今天这一时刻需要各位浪漫的勇气和改变世界经验的意志。
在此,与黄孙权老师、陆兴华老师一起,我们希望大家在美丽的西湖畔借机投入这一时刻。
最后借用列斐伏尔的话:我们请诸位珍爱“这爆破出新意与鲜活的思想气泡”。
海阿朗(Allan Bahro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