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网络社会年会“复音的全球南方:技术交流的空间”于11.7-11.9在泰国清迈举行。在主板块嘉宾演讲及硕博论坛正式开启前,我们和与会学者一同探索l清迈这座宗教寺庙与数字游牧相互编织的城市,并探访本次活动支持单位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GCC)及四海社区(4Seas),参与其Pop-Up City交流活动。
11/7 清迈城市之旅 City Tour
11月7日上午,携年会嘉宾游览和探索位于泰国清迈市郊素贴山之巅的标志性寺庙——素贴寺(Wat Prathat Doi Suthep)。
11/7 探访四海社区 4Seas Pop-up City
11月7日傍晚,携年会嘉宾共同参观由海外游牧华人创立的清迈在地社区——四海社区(4Seas)所在地 Mountainview。
4Seas主要贡献者Nicolas Hu向我们介绍GCC、4Seas等全球-在地化人数字共享社群,意图打造在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为人们提供交谈、社交甚至共同治理、可持续生产的空间,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这一可持续发展。暂别在地华人数字游民社群,我们回到清迈大学校园,开启本次年会的主板块讨论。
11/8 开幕致辞 Opening Remarks
黄孙权
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Prof.Huang Sunquan
The Institute of Network Society
各位早上好!能够在美丽的清迈、清迈大学的校园里相聚,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刻。我想向远道而来的讲者们表达由衷的感谢,也感谢无法亲临现场、在线上参加的讲者们。当然,特别感谢清迈大学和ICDI的协助,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还要感谢GCC对我们拓展公共项目的支持。这一周,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举办了超过百场活动——在这里,科技、知识和文化以令人惊叹的方式交融、演变。能够参与这场热烈的交流,深感荣幸。
今年是我们网络社会年会的第九年。每年我们都深入探讨与社会现实相关的主题,并邀请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和研究人员与我们一同探讨。
今年,我们来到了全球南方。长期以来,这个地区被北方/中心的技术和资本深刻穿透,掌控着发展的节奏,导致了“慢性贫困”,正如萨米尔·阿明所说,这是依赖理论的受害者,一种“不发达的发展”。今天,流向南方未变,但增添了科技气质,由一群更为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数字游民来继承六零年代嬉皮、七零年代美国的新公社主义者,九零年的新世纪旅行者的旅程。我一方面对此文化的丰富与多彩感到兴奋,但也不免忧虑,这种热带的天堂只是旧囚笼里的新梦想,难道还能禁锢一整代的年轻人理想吗?
某些加密社群喜爱的公关高手巴拉吉・斯里尼瓦桑(Balaji Srinivasan)说的”网络国家”几乎变成了他们的圣经,听起来就像要抹除现实中更深刻不平等起源的私有花园。要搞清楚,他们关心的是股份持有者(shareholder),而不是利益关系者(stakeholder)。也不要忘了,从2008年以来(金融灾难与比特币开始的那一年),全球财富收入不平等加剧,2020年全球最富有的12.2%成年人拥有84.9%的财富,2008年,前1%人群的收入份额约为18.5%;到2020年,该比例增至19.3%。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隆·阿西莫格鲁和西蒙·强森,在他们的著作《权力与进步》中指出,当前的“进步”再次让少数精英企业家和投资者受益,而大多数人却感到无力。他们认为,只有在社会权力基础改变的情况下,更包容的技术的愿景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正是我所期望的——全球南方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包容性技术的全球多数力量。我希望这一转变能从清迈开始,甚至能从接下来两天的对话开始。
再次感谢大家!
Good morning, everyone! It feels truly magical to be here in beautiful Chiang Mai, right here on the campus of Chiang Mai University. I’d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thanks to our speakers who’ve traveled from afar to be here, as well as those joining us online. And of course, a big thank you to Chiang Mai University and the ICDI for making all of this possible. I’d also like to thank GCC for supporting us in expanding our public initiatives. This week, this city is alive with over a hundred events—where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culture are mixing and evolving in extraordinary ways. It’s a privilege to contribute to this vibrant exchange.
This is the ninth year for our Annu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Society. Each year, we delve into topics connected to our social realities, inviting scholars, artists, curators, and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em with us.
This year, we have come to the Global South—a region initially defined geographically but now deeply embedded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scourse. For decades, it has been penetrated and controlled by Northern/central technology and capital, leading to chronic poverty—a manifestation of Samir Amin’s dependency theory, where the Global South endures a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The flows remain unchanged, but the cultural spirit here has evolved, now inheriting from ’60s hippies, ’70s communitarians, and ’90s New Age travelers, a new wave of digital nomads, with a more libertarian ethos, has taken up this legacy. I am excited by this cultural richness and diversity, I find this diverse culture exhilarating, but I’m also concerned: is this tropical paradise just an old cage of dreams, one that risks entrapping an entire generation’s ideals?
Balaji Srinivasan, the game player and PR darling of some crypto circles, proposed “network state” has almost become their bible. which sounds like a private paradise for those seeking to erase the origins of real-world inequalities. Let’s be clear: they’re focused on “shareholders” rather than “stakeholders.” Since 2008—starting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birth of Bitcoin—income inequality has only worsened. By 2020, the richest 12.2% of adults held 84.9% of global wealth. In 2008, the top 1% held 18.5% of all income; by 2020, that figure rose to 19.3%.
The 2024 Nobel Laureates in Economic Sciences Daron Acemoglu and Simon Johnson pointed out in Power and Progress, today’s “progress” is again enriching a tiny elite of 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 while most people feel disempowered. They argue that a more inclusive vision of technology can only emerge if the basis of social power changes. And that’s what I’m hoping for—that the Global South becomes the Global majority force for social changes and a driver of inclusive technology. I hope this transformation can start here in Chiang Mai, maybe even with the conversations we’ll have over the next two days.Thank you all very much again!
Rujira Ouncharoen
清迈大学国际数字创新学院
Dean of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Digital Innovation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会议诚挚邀请各位演讲嘉宾、尊敬的研究者、来宾及参会者。作为清迈大学国际数字创新学院院长,我热烈欢迎各位尊敬的学者、学生及社区成员莅临今天的会议。
我们今日齐聚一堂,共同参加第九届网络社会年会,本次会议聚焦“复音的全球南方:技术交流的空间”。
我们深知技术、经济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技术创新,尤其是数字进步,是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基石。相应地,我们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功能也在适应并进化,以回应这些技术进步。
国际数字创新学院也是如此吗?
这次由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学院举办的盛会,聚焦网络社会议题,为同届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探索技术与社会的交汇点,而这正是塑造我们未来的关键所在。我们向大中华评论社、清迈大学区块链协会的组织团队致以最深的感谢,感谢他们为举办本次活动所付出的奉献和努力。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享受讨论和演讲。谢谢大家,欢迎各位的到来。
The Network Society Conference at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China Academy of Art, cordially invites speakers and all esteemed researchers, guests, and attendees. As the Dea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Digital Innovation at Chiang Mai University, I warmly welcome our esteemed scholars, stud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here today.
We have gathered today for the Ni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focusing on Polyphonic Global South and the Space of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We are mindful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rticularly digital advancement, serves as a crucial foundation for modern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In turn, our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societal functions adapt and evolve in response to thes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s this true for ICDI as well?
As a cohort, this prestigious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School of Media at China Academy of Art on the issu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ffers an in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
We extend our deepest appreciation to the organizing team from the Great China Comments, the Chiang Mai University Blockchain Association, for their dedication and effort in bringing this event to life. We hope you enjoy the discussions and presentations. Thank you and welcome.
清迈大学国际数字创新学院(ICDI)院长Rujira Ouncharoen向本次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总召集人黄孙权、刘怿斯,以及共同组织者焦会峰献礼。
Hazel
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
Team Lead of GCC
我们的使命相当简单。首先,我们希望鼓励更多中国人参与进来,未来也可能吸引更多亚洲人参与,因为我们需要将其推广至全球,为数字话语做出贡献。其次,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验证、可追溯且中立的机制,以帮助在该系统内分配资金。那么,谁最需要这些资金呢?我们将利用这一机制来决定。为了完成这些使命,我们现在采用了投票委员会制度。此外,有人向我提到,在这个领域,不仅有机构和社会组织,还有许多实验室、大学和研究人员可能需要资金支持他们的项目。我相信GCC可以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Our mission is quite simple. Firstly, we want to encourage more Chinese people to participate, and potentially more Asian people in the future, as we need to expand this globally to contribute to digital discourse. Secondly, we aim to establish a verifiable, traceable, and neutral mechanism to help distribute funds within this system. So, who needs the funds the most? We will use this mechanism to decide. To accomplish these missions, we now employ the voting committee system.Additionally, it was mentioned to me that in this field, there are not only institutions and societies but also many laboratori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ers who may require funding to support their projects. I believe GCC could be a viable option.
本次年会以放映“文化与技术三部曲”第二部曲《深圳 世界工厂》预告片正式开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旧金山反文化与个人电脑,回到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故事,以身为度,弹响本次全球南方技术协奏的第一音:
文化与技术三部曲Ⅱ《深圳 世界工厂|一座创新现实主义之城》预告片
Trailer for Shenzhen: The World’s Factory | A City of Innovative Realism
“文化与技术三部曲”(The Trilogy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项目已经在旧金山、深圳进行实地走访与拍摄,后续将前往新竹地区。企图描绘出全球电子产业之新图景,无能理解这金三角的技术创新与资金流动,各自文化代表的视野,就无能理解当今电子脉冲的星球。
第二部曲我们立足于“深圳 世界工厂”,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脉络中,中国人勤劳实干的文化基因与现代化发展紧密编织,中国从商贸导向的全球制造工厂、芯片硅谷步入核心科技创新的新时代。我们试图挖掘、记录并讲述中国在信息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故事。
在探索技术与社会交织的复杂领域时,第九届网络社会年会以“复音的全球南方:技术传播的空间”为核心议题,展现了技术权力框架下全球南方的多元特性。本次年会不仅是对过去八年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的承继,更着力于对全球化与在地化交织下技术传播路径的深度挖掘。年会围绕四个专题展开讨论:全球南方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移动通讯与便携式设备通过连接性对社群建构的影响、社会性媒体对社会关系与经济模式的重塑,以及Web3、区块链与AI在全球南方引领新机遇与挑战。
以下是本次年会主板块嘉宾演讲及硕博论坛概要:
制造南方 Panel 1: Manufacturing South
王洪喆将“早期信息社会”作为一种后冷战时代的社会类型和特殊的历史过程加以讨论,以理解东亚社会信息技术扩散早期的一种特别的技术专业主义人格,和以发展主义的民族主义为特征的社会氛围,进而为后发国家的技术创新精神提供某种文化的解释,并评估由这种历史过程的终结所带来的后果——技术封建主义的扩张。
Merlyna Lim的演讲讨论了社交媒体算法与政治的复杂关系,重点关注它们对公民和政治话语的影响。以东南亚为例,她分析了算法过程、用户行为和社会政治背景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强调了情感的核心作用,并揭示了算法操纵、营销策略如何强化政治集体主义,加剧虚假信息传播与极化,促进威权主义倾向。
周蓬岸讨论了电子废物和二手市场对中国技术社群的影响,指出2000年代“洋垃圾”重利用塑造了技术社群,提升了中国民众的数字素养,并在2010年代影响中国电子制造业,催生了使用回收部件的创新廉价电子产品市场。
流动的联结性 Panel 2: Mobile Connectivity
Jason Vincent A. Cabañes聚焦于“全球本土的亲密关系”概念,关注移动媒体在全球化社交中的作用。他阐述了三个关键维度:数字接入、情境地域性和社会技术动态,并指出这三个维度对理解移动媒体与文化互动的重要性。他还强调这些维度如何体现非西方和全球南方社会现实发展理论的价值,并指出这种理论化对包括西方和全球北方在内的多种情境均具相关性。
Tom探讨了加密社群的实际运作与主流认知的差异,特别是香港NFT(非同质化代币)收藏者如何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平台来理解和参与围绕他们NFT的流动性社区。他强调了这些NFT所有者追求的并非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而是更加依赖Web2.0技术形成的“流动社群”。
社会性媒介 Panel 3: Societal Media
Sara Liao追溯了中国男性权益组织如何在线上崛起,并与媒体文化和国家形成强大联盟,使性别歧视和厌女情绪与当代流行精神相融合,无缝衔接性别对立叙事,成为主导的文化符号。她特别关注情绪作为情感经济在群体联结与分化中的流通,指出男性权益组织的情感构建与中国人口危机的官方说辞以及生育政策导向紧密交织,这为加剧厌女情绪、日常言论和微观攻击行为提供支撑,并为这一话语赋予了民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异性恋规范化以及过度男性化的色彩。
Cheryll Ruth Soriano概述了菲律宾数字劳动、社交媒体与平台经济的交融,重点探讨了数字劳动中介(如数字劳动经纪人)的兴起及其对劳动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揭示了远程工作和自由职业的复杂生态,以及新兴组织在促进经济流动性的同时引发的新社会等级和权力关系。
Patchanee Malikhao探讨了社交媒体对泰国佛教的影响以及佛教文化在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演变。她强调了泰国文化中独特的佛教价值观,如慷慨、乐于助人等,以及这些价值观如何在现代媒体消费中得到体现。同时,她还提到了全球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以及泰国佛教如何在适应现代资本主义、女性角色重塑和宗教运动中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她的演讲旨在揭示泰国文化在社交媒体时代如何受到全球化的挑战和影响,并强调了在数字化时代维护佛教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
新地形 Panel 4: New Terrains
Saskia Witteborn以菲律宾“边玩边赚”游戏为例,拓展了关于Web3应用的社会技术特性的现有论点,并且重点讨论了文化实践及其性别化和阶层化的表现如何影响用户对“边玩边赚”游戏的三种特性(即持久性、访问权限和所有权)的参与。她通过情境化研究揭示了这些技术背后的复杂文化、社会和经济动力,并批判了平台资本主义对当地社区的潜在剥削。同时,她提醒人们要审慎看待企业关于Web3前景的乐观叙事,避免将金融投机误视为普遍的社会流动机会。
Payal Arora探讨了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对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乐观态度与全球北方(Global North)普遍存在的悲观情绪之间的对比。她指出,尽管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全球南方地区的民众因AI技术提供的自我实现、经济机遇和社会联系等价值而对其持有积极态度。她还强调了通过构建包容性设计、去中心化协调机制以及数据货币化等策略,可以进一步促进AI技术的积极社会影响,并挑战了将全球南方仅视为技术受害者的传统叙事。
朱飞达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Web3的融合,分析了两者结合后面临的关键挑战和核心技术组件。此外,他还结合了在线传输安全项目、个人数据银行等示例说明了这两种前沿技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Anukul Tamprasirt结合他多年来的参与观察和见解,剖析了数字经济3.0的演变与颠覆。他系统阐述了数字经济3.0的核心理念与特征,并着重分析了这一经济形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与重塑。
研究生论坛 Graduate Forum
任柄霖强调了学习机对于中国人的深远意义,它不仅仅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更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工具。通过分享傅瓒的故事,他揭示了学习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他认为,傅瓒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启蒙,也为科技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
许可讨论了全球南方国家因“数字殖民主义”而导致的本土社交媒体消失现象,并以中国本土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经验探讨了中国如何为全球南方的数字主权发展提供启示。
姜奕竹和李程锦指出,回看山寨手机的发展历程,那是一种有别于知识产权体系之外的“创新”。她们认为,这种创新可以促使我们重新想象技术发展的另一种路径。
韩佳欣和仝昭祥分享了他们在龙华汽车站的实地调研结果。龙华汽车站作为深圳知名的大型劳务市场,吸引了大量依赖劳务派遣和日结工作的务工人员聚集。他们观察到,“三和大神”这一群体与日结这种非正式的就业模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此外,他们还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为何“三和大神”现象在深圳表现得尤为显著,而非其他城市?从务工人员的视角出发,深圳究竟具备哪些独特之处?
张祁锴探讨了区块链技术作为“去信任”叙事在现实中催生新信任关系。他从信任角度分析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界定信任为信息与符号简化,以货币为例探讨技术媒介的“锚点”作用。通过对亚洲以太坊社区的民族志研究,他分析了信任机制的形成。最后,他探讨了新技术下的“价值协商”空间及全球资本主义在亚洲的四种未来,揭示了加密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张力。
穆罕默德讨论了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将其与全球气温上升以及各行业的排放贡献相联系。他分析了全球能源结构的趋势,并对集中式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进行了比较。在他的研究中,他还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点对点(P2P)能源交易中的潜力,重点关注碳补偿和交易机制,这些机制能够使得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将多余的能源转化为货币并生成碳信用。借助ICP的分布式基础设施,其研究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可扩展、成本效益高的环境,以促进碳交易中的dApp开发,从而提高其可获取性和经济可行性。
焦会峰讨论了真菌网络作为自然界中最可持续的公共物品的独特性质,并指出区块链技术具有帮助社区建立可持续的公共物品和网络的重要潜力。
通过三天深入的讨论,我们得以窥见技术传播的丰富层次和多元面貌,也进一步理解了全球南方在数字全球化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和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本次年会不仅促进了跨领域、跨国界的学术交流,更为全球南方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包容性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
文字整理:叶云鹤、郑叶颖
图片来源:郑叶颖、李梦书、曾云(清迈大学ICDI)
编辑排版:郑叶颖、李梦书
The 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Society
Polyphonic Global South: The Spaces of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第九届网络社会年会
复音的全球南方:技术交流的空间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CAA)
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
网络社会研究所(INS)
总召集人
黄孙权、刘怿斯
共同组织者
焦会峰
协办单位
清迈大学国际数字创新学院 (ICDI)
清迈大学区块链协会 (CMUBA)
支持单位
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 (GCC)
四海社区(4Seas)
工作团队
执行总负责:叶云鹤
直播及拍摄:任柄霖、王婧洁、边子晟、严正皓、江子祎、郑叶颖、赵佳菁、姜奕竹、韩佳欣
嘉宾接待:叶云鹤、韩秋霞、李程锦、阮璐欣
视觉文宣:郑叶颖、任柄霖、叶云鹤、李梦书
行政后勤:韩秋霞、郑叶颖、朱颜、严正皓、马雅、田沛松、陈苏元、许可
主持人:叶云鹤、马雅、崔雨、刘怿斯
用Email以及Cryptocurrency钱包订阅 https://paragraph.xyz/@ins,可以无缝接收来自INS的新信息、收藏。拥有coop,即可免费观看下载所有INS论文、出版品以及ACID学术电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