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 上海场>
干湿关系:信任、情感、交易与诸众
WET AND DRY RELATIONSHIPS: TRUST, AFFECTION, TRADE AND THE MULTITUDE
2022年11月25日(GMT+8:00)
艺术家:佩恩恩、金锋 & 石青、殷艾雯、施蕊妮、郭城、孙羽茜
回应人:姚翔、33EMYBW(吴善敏)
论坛组织 & 论坛主持: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毕昕、曹佳敏)
编辑整理:张钰彬
上海场论坛的开篇以主持人毕昕的沪语方言为始,描绘了上海因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夹于新自由主义和计划经济之间的拉扯状态,这种张力关系使得人们对P2P技术产生了能够破题的期许。但技术在地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情境中的种种真实问题,艺术家们要如何骇入其中,如何创造出更多可能性去超越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二元困境?又如何书写一种基于地方的“本地智慧”?这也成为本次论坛讨论的核心主题。
“海上花”中的金融魂灵
演讲人:佩恩恩
以一首《吴中喜雨》为引,第一位讲者佩恩恩
佩恩恩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了小说内在的一种金融性,而这种金融性与太湖水系一直以来对水的治理息息相关。水利关系到农业,也关系到金钱和粮食,需要通过灌溉系统和运河流通进行资源的输入与输出。对水的理解从农业和运河的角度逐渐切换到了金融与海运,也就是从货币的角度重新看待水。而诸如金融经济之中的“涨跌”之词,也都与水息息相关。如果以各国的央行行长进行比喻,他们可以喻为当代的大禹,那么全球最大的大禹就是美联储的主席。水从实到虚的转化,也就是从水利到货币到信用的转换。这是佩恩恩阅读海上花获得的重要体悟。而小说中的酒桌场景、货币设计与广告、客人与倌人之间的信用关系、角色之间的情爱关系也可进行经济角度的拆解,揭示了一种基于金融逻辑的权力结构。海上花中的饮食场景中的座位布局暗含着等级结构,客人的记账消费也体现了这一时期信用消费的生活,许多角色是在借债和还债的循环中生活的,由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现了一种债务关系。而小说中唯一超越这种债务关系的是一对身份与地位并不对等的爱侣,两个人企图以死亡和轮回的方式超越现实中身份地位的不平等。通过对小说中婚恋情感的分析则表达了佩恩恩希冀能够探索人与人之间超越简单经济关系,建立更深层次情感联结的愿景。
新的工作生态
演讲人:金锋
演讲人:石青
第二场报告由金锋与石青二位讲者共同以“咖啡银行”为主题,对上海在“例外状态”下建立的以咖啡为媒介的自组织展开了探讨。金锋认为,咖啡在此不仅作为纯粹的消费物品,而是作为一种代币形式来建立一种基于捐赠和受赠的dao组织,将咖啡的交易与互助以智能合约的方式落实下来,并通过咖啡这一媒介试图探索信息加密的传递形式,体现一种复合动态的联合网络。咖啡成为处于代币和消费品之间的物,只有在周转中才能体现其信任价值;另一方面咖啡既是代币也是密码,这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谈起特性。第一个角度是组织网络本身,在咖啡馈赠与交易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快递系统,而例外状态往往处于信息的阻碍与中断状态,咖啡可以作为隐藏性的密码成为信息交换的一种掩护。第二个角度是指咖啡本身的物质性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和媒介,咖啡自身的分类、属性、年份数量乃至运输日期都可以成为加密设计的编码内容。最后,石青认为咖啡银行的另一个设计出口是向生产端的延伸,咖啡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而非本地作物悬浮于种植地的当地生活之上,其生产链依附消费主义的市场变得十分脆弱,或是被收购方压价或是因市场效益而产生波动,而咖啡银行是否能够对生产端进行助力投入,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回应人姚翔从数字化存在与反数字化生存的角度将咖啡视为一种能够重新脱离互联网、计算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物质媒介代表,详细介绍分析了咖啡银行中的角色定位和运转机制,试图探讨咖啡银行是否能以特殊状态下工作方式的常态化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姚翔认为技术工作者有责任站在保护每个人的立场上去关注社会的利益,好的技术应该有它的价值,应当为每个人的自由、安全和尊严服务,技术应当成为每个行动者能够使用的工具,并通过P2P的机制使技术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介入到真实的生产关系之中。
“不设计”的勇气
演讲人:殷艾雯
设计是否能够突破大众传播与资本主义对于个体的剥夺和凝视,寻找到一种基于关系为基础的设计方式?这是第三位讲者殷艾雯在演讲开始提出的疑问,也是她持续推进的研究方向。艾雯首先以曾参与的去中心化工作坊中对情感关系的讨论引出问题:当下人们总是回避情感关系中低效、矛盾、冲突、脆弱的一面,并且往往试图通过科技、算法、量化等平台代劳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正是Web3认为机制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可信的反乌托邦之处。
Web3社群也具有高度同质化的倾向,成员往往是年轻的白人男性,在中国则以具有海外背景及海外资源的中青年男性为主,经过大量金融化操作后,整个社群变得更加具有保守倾向。而在高度资本主义的环境中,人们对沟通关系进行处理时往往以高效作为指标,越来越难以承受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希望通过技术来避免这种脆弱和创伤的发生。但是当我们通过平台或者技术代劳情感沟通以后,虽然看似能够回避到关系里面的一些冲突和创伤,但实际上我们也拱手相让了我们的关系,因为这些回复并不是出自于个体真心的回复,而是通过机器给出的自动建议。虽然表面以数据来看我们产生了沟通,实际上在心理层面并没有,也没有互相展现诚意去容纳双方的冲突与矛盾,因此我们也难以成为这段关系的主体。而当现代社会所有的关系都期待可以通过科技方法进行解决时,就产生了更加结构性的问题,我们也就广泛地失去了社会性沟通的土壤。
接下来艾雯分享了自己近五年来针对平台设计的研究论文。
硬件上,当iphone出现后,原本多样的手机形态设计是如何因扩大市场的易用性需求而被简化和标准化,但反过来讲极简设计也试图降低使用门槛从而减低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的问题,然而将日常基础设施和服务全部数字化并依附于智能手机之中,这种通用化设计对少数群体的忽视实际上也将一部分人的基础权力排除在外。
最后一部分讲述了用户会因为所处平台的定位不同而展示与平台对应的自我面向,最终形成一种同质化的美学现象,所有平台最终都成为美学生成器,而用户的操作空间只留下被固定设置的基础按钮。这种用户中心的设计思路本质是将用户作为工人,生成一种单薄的叙事,即我们生存于世只为工作,没有通过非生产目的的关系和空间来探索不同层面的自我,因此我们往往在使用这些软件后感到疲惫,因为它们的设计导向并不是社交与情感,而是工作和劳动。最终艾雯认为,设计师需要改变只是收集情感相关的数据并置入算法的设计方式。或者说回到技术的角度中,是否能改变一种设计方法,设计对于人、对于个体、对于关系是有意义的数据,但是未必对所谓的算法有意义。面对情感量化,设计师需要拥有“不设计”的勇气,通过“退步“乃至“放弃”的方式以在数字技术平台为人们留出情感呼吸的空间。
殷艾雯同时也提出我们需要反思当下以设计师为中心、仅满足于对问题恋物的现状。目前设计行业及当代艺术圈都存在仅满足于展现问题的情况,即展现一个可怖的、反乌托邦的残酷的未来想象,却没有任何替代性方案或另一种想想可能。而艾雯认为在当下的历史节点,作为设计师或艺术创作者等负责审美与想象的文化工作者,应当担起责任创造我们想要的未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展现我们不想要的未来。随着传播资本主义从印刷技术向数字技术的发展,设计师逐渐被排除在生产之外沦为单纯的美工。随着程序员、平面设计、密码学等愈发精细化的学科职业发展,设计师难以真正进入技术内部的结构进行设计,以至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各方面经验也难以进入技术设计的讨论当中。这也是这些年艾雯在努力做的工作,通过写作和参与并展示项目,使设计师重新回归讨论技术应当如何发展的核心之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流水线的末端做美工贴图的工作。艾雯认为,我们应当成为将火种保留并传递的人,而不是仅留下冷掉的柴火。
情感自治区,当加密遇见红白喜事
演讲人:施蕊妮
第四位讲者施蕊妮的汇报围绕着她的两个项目FuneralPlay
施蕊妮认为很多项目方会用看似深奥的白皮书和栩栩如生的渲染图去刻画出区块链已然落地的美好愿景,但也仅仅是停留在融资阶段,很多项目就不了了之,互联网世界也充斥着各种包装成区块链、以及许多即将应用或落地但却没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于是大众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印象,那么是否能够制作一些项目,来颠覆这些负面印象,让人们重新认识加密技术,成为她考量之中的重要一环。
当每个表情包背后都牵扯着复杂运算和反馈策略时,我们的情感在电子年代将如何归属?这是 funeralplay 试图探讨的问题。其发起初衷亦来自施蕊妮认为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以及加密的特性或许能够赋能殡葬缅怀等私人化又追求永恒的仪式,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对区块链去污名化的效果,其项目是没有盈利性质的。
LoveCounter 则认为通过提供智能合约的通证经济,亲密关系中的财产安全、责任感和行动可以在二者或者多者的共同协议下追讨问责。施蕊妮认为,爱情在数据技术的介入下,已经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当两个人的相遇建立在由算法建议科技驱动的情境下,我们的交流将随着市场价值、资本技术增值而产生复杂的波动和改变。那么是否有可能由用户绝对拥有自己的数据,当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具有绝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不必受到算法建议和世俗呈现的支配,以此提升亲密关系的质量。而在讲者重点分享的名为情感自治区的服务中,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爱的地图,恋人可以在将双方坚信爱情发生的特定点留下印记,并得益于区块链的特性而达到记录永恒的效果。
天气块报——关于去中心化结构中的公平与信任
演讲人:郭城
第五位讲者郭城分享的题目是“天气块报”,讨论关于去中心信息化结构中的公平与信任的问题。“天气块报”是在讨论区块链作为一种数据库的可能性。它使用了几台硬件条件一致的设备作为节点,构建了一个私有链,每一个节点会负责读取不同的气象数据源,节点之间利用工作量证明形成共识机制,生成区块,互相争夺在区块中记录天气数据的权力。区块链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似乎解决了交互与信任的问题,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中介化机构,记录上的数据也基本上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征。
但通过梳理天气预报机构及天气整理方式的历史,郭城指出数据源的诚信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郭城认为人们讨论或者关注天气的时候,往往都不是为了了解天气状况本身,而有更为复杂的目的,因为气象数据的获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在中国气象局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可见一斑。尽管天气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天气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并没有特殊之处,比如我们打开手机或者电脑,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就可以随意地获取此时此地的一个天气状况,以及包括数小时之后,数天之后的天气预测信息。但这样的状况对于数百年前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事情。 在一张15世纪的法国的手稿插图上面记录了欧洲的雪天,需要强调的是它记录的并不是某一天的天气,而是这一个这一段时间的天气。这个原因是受限于测量的仪器,信息无法被准确的量化。如今常规的气象的观测数据的获取,包括地面的气象观测站、无线电的探空仪、机载船载以及安插或者锚定在漂浮的浮标上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其实只占了当下做计算分析时数据总量的 10% 左右,现在 90% 的数据都是由计算卫星所提供。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获取气象数据、分析气象数据这个过程,显示气象数据源它其实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结构。那么气象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也因此顺理成章。我们实际上是输入数据的一种应用程序,那它主要是从区块链外部获得数据,然后输入到区块链上沟通智能合约使用。尽管我们都知道链上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可追溯的,但是什么样的数据打到链上,这个数据可不可信是外部的问题。
在郭城的装置里面,引用了三个数据源,包括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来自微软的气象数据等,气象数据会通过API,每小时从数据源中获取一次数据,然后三台机器会通过自己的算力进行一次比拼,争夺可以把自己代表的数据记录到这个区块链上的权力。到底哪一个才是可靠的气象数据?可靠的区块链和和真实世界中带有偏见的数据结合时很难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愿景。作品尝试讨论的是理想中具有去中心化结构的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信任,和真实世界中带有偏见数据连接时将会引发的矛盾,并试图对此抛出一个问题:当区块链技术被一种极权式的力量使用时,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灾难。
Web3中的情感幻觉
演讲人:孙羽茜
最后一位讲者孙羽茜以web3中的情感幻觉为题,讲述了她在ai机器人对话、nft图像、加密艺术方面的创作路径。孙羽茜认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就是如何与机器人沟通和交流,比如设定一个机器人的形象和背景设定后,观察人们如何与机器人交流和沟通。因此就产生了wander项目。在wander
随着项目的进行,孙羽茜认识到自己对于塑造角色的兴趣,于是将一些衍生的视觉作品加工成了nft作品;并在加密女巫(crypto colon)项目中反思了作品背后的经济效益与创作热情之间的关系。孙羽茜在最开始绘制女巫头像时更多出于个人兴趣,因此抱有很多纯粹的热情和对角色本身的喜爱,通过抽取和赠送等方式与许多藏家建立了情感联结,形成了非常好的社群氛围。在绘制时她也坚持这是自发行为而拒绝付费绘画,并且将创作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之中,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绘画。然而随着web3与加密货币的联动形成的市场效应,项目方和经济问题逐渐介入其中,使得艺术家本人逐渐处于被动的状态。作品的被数字商品化后其收益与价格完全不受艺术家本人的控制,只能坐观其涨跌。因此创作者一开始出于自身喜好与热情,基于个人情感和个人审美做出来的一些参与,因为社群、机制、项目机构的关注与经济氛围而被动的受到了影响。孙羽茜认为,对于艺术家的支持有时接近一种情感投资,而消解这种被动的方法,或者辨识这种情感幻觉的方法更多的取决于创作者自身。艺术家在庞大的交易体系里能坚持的事务并不多。非创作者和创作者之间很难共处在一套叙事体系之中,而孙羽茜试图将自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在此呈现,来提供在Web3的语境中理解何为对艺术家的支持、何为社群等问题的一种视角。
回应人
33EMYBW(吴善敏)
姚翔
论坛组织
毕昕
曹佳敏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于2013年,系国内首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CAC为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CAC以批判地介入不断改变进而重塑当代经验的媒体技术来推动艺术创新及文化认知。
Established in 2013, Chronus Art Center (CAC) is China’s first nonprofit art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research / creation and scholarship of media art. CAC with its exhibitions, residency-oriented fellowships, lectures and workshop programs and through its archiving and publishing initiatives, creates a multifaceted and vibrant platform for the discours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edia art in a global context. CAC is positioned to advance artistic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awareness by critically engaging with media technologies that are transforming and reshaping contemporary experiences.
🔗 www.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