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网络社会年会

首屆網絡社会年会 青年圆桌论坛报告主题与摘要

圆桌论坛艺术场|Art panel 11/16 8:00~9:30

主持:黄孙权教授

 

8:00~8:15

孙晓星漂流网咖

Xiaoxing Sun: Speed Show: Drift Internet Cafe

在押见修造所著的漫画《漂流网咖》中,主人公在常去的网吧里遇见了初中时代的初恋女友,此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逼不得已之下的他们在网吧渡过了一夜。隔日,雨停了,他们走出网吧,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个异世界。《Speed Show:漂流网咖》选择八月末的某个凌晨,北京的网吧,一群人通宵在线表演,而电脑周围以及屏幕上所留下的一切痕迹,将通过录屏软件于次日清晨开始被重播。

孙晓星,生于198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话剧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个人受邀TPAM in 横滨2014、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2014等,兵马司唱片独立刊物《地毯》专栏作者,主编《再剧场:独立戏剧的城市地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8:15~8:30

曹澍:看图识字2007-2016 Shu Cao: Flashcards 2007-2016

1080p 高清动画 时长 3’38” Flash Cards 1080p HD Animation 3’38”

简介:这部动画的内容是 2000 年之后的互联网流行词汇的汇总,计划从 2007 年开始持续至今,将于 10 年之际举行第二次展示。

The content of this animation is the Chinese Internet popular vocabulary after 2000 DC ,the plan is beginning at 2007,and there will be an exhibition in 2017.

曹澍主要工作生活于杭州,进行综合媒体艺术创作,2012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2009 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学士学位,2012 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曹澍的作品以动画和装置作为基本媒介,在其中试验日常生活中不同观看方式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探索技术为艺术语言本身带来的未知领域。作品包括2015年的“相遇”、“地平线”,2014年的“看图识字系列”、“不可数名词”,2010年的“二手的节奏”等。曾举办“无名”曹澍个展、“新日暮里”曹澍个展,作品获首届世界短片电影周新叙事奖,并受邀参加过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广岛国际动画节、 维也纳独立影像节、釜山国际短片节、荷兰国际动画节、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汉诺威国际短片节、柏林国际短片节、中国影像档案展等展览。作品曾被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荷兰、以色列、上海等地的美术馆、机构和个人收藏。

Cao Shu

From 2012 to nowadays, Cao Shu is teaching as a lecturer teacher in China Academy of Art. He got Bachelor degree from New Media Art Department of CAA,and got Master degree from Inter-Media Art School of CAA. Cao Shu is making new media art works in Hangzhou.He is making animation and installation as the basic media,and doing research about different watching ways in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His works include Babel 2016,Meet-ing 2015, Flash Cards 2007-2014, An Uncountable Noun 2014, Second-hand Rhythm 2010. He had held solo exhibitions“Nameless”, “Shinippori”2014. Cao Shu had got the New Narrative Award of Long Week of Short Films .The art works have been shown in the 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Hannover film festival,Holland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ilm Festival, Hiroshim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0 China image files exhibition. His 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different museums and collectors from America,Holland,Australia,Israel,France,Germany and Shanghai.

 

8:30~8:45

曾钰涓:在虚拟与真实之间-奇米拉的世界

Yu-Chuan Tseng: In Real and Virtual Illusions- Chimeras’ World

生存于讯号编译与重组的世代,人们在真实世界里,借由各种移动载具,理解感 知世界,透过讯号传递,随时随地分享自身的??在讯息,也在虚拟环境中,借着 远端电讯科技,隐身于网路的此端,想像现身于彼端,与众人共生共存。《奇米 拉的世界》探讨讯息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生??于科技构筑的系统中,众人以数位 意识形塑生命状态存在,成为“奇米拉”。“奇米拉(Chimera)”象征生存于数位时代,依赖数位载具,以身心灵渗入数 位环境的人们,暗喻人类已进化成人机合体的赛博格(Cyborg),与数位基因体混 种演化为数位混种(Hybrid)。《奇米拉的世界》以奇米拉之歌(v3) 揭开序幕,生存于手机唱着海妖之歌的奇米拉,召唤人们回到奇米拉“虚”“实”空场的母体 世界中,成为集合体的一分子。奇米拉的世界中,存在着以“正与负”、“阴与 阳”概念建构的两个空间,以 iPad 与互动装置为控制介面,在实体荧光线、虚 拟生物、网路即时讯息、与投影互动影像构成的世界中,七件作品空场、弥漫 ,沁、非相、幻讯书、幻食、仙度拉之泉共同揭露生存于客厅、卧室、 餐厅、厨房、书房的奇米拉,营造出观者互动、漫游与感知的展演空间,进行数 位时代的存在个体探索与反思。

曾钰涓,新竹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博士,世新大学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专任副教授。 1998 年开始从事数位艺术创作。2002 年开始以系列作品讨论由科技构筑,集合 众人生活、生命与生存的的网络系统,与生存于其中的“人”之??在状态,2003 年于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Let’s Make ART》,是台湾第一个网路及时互动 创作。文章发表于国内外期刊与国际研讨会,如 Leonardo 国际期刊、ACM Multimedia、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ISEA)等。2012 参与 Leonardo 国际期刊之数 位艺术白皮书撰写计划。

个人网站: http://www.tyuchuan.com/

 

8:45~9:00

姚远东方:版面漂流計 The Drifting Project Of Engraving

这是一个没有固定展览地点,没有固定展览时间的全球巡展计划;这是一个互联网 + 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的一次全球展览,是一个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组织、创作、传播和展示的艺术计划的操作系统,是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展览新模式的一次实验性的探索。

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

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

互联网+传统交通=优步、滴滴;

互联网+传统媒体=自媒体;

那么,

互联网+艺术=?

互联网+展览=?

在这个计划中参与者即是创作者也是布展人同时也是策展者和传播者,参与者在计划中的多重角色,打破了艺术的一些传统壁垒,使艺术不再是某些精英人群的专利,把原始的创作权还给了普通民众。也使展览不再依托美术馆、画廊或专门的艺术机构,展览时间也不再受到展期和场地的限制。

 

 


网络新阶级| Panel on new class of network Society 9:30~12:30

主持 黄孙权教授

 

9:15~9:30

陈抱阳 :作为作者的科技

Baoyang Chen: Technology as Author

Technology as Author 的话题,大致所针对的是当代艺术当中有科技参与的创 作,它们通常被划分为 new-media art,也或者是后网络、互动艺术、glitch art 等 等。我认为,这种艺术创作当中的科技成分应该被 credit 为有其 authorship,而不 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媒介。在艺术创作套用到时下的语境,艺术的 ontology 可以笼 统的归为“艺术家的意愿”。艺术家制作 VR 作品和游戏公司设计游戏的区别便在于 出发点不同。 在此基础之上,我想要达到的论点是,“媒介”——技术有自己的特 性,这种特性会体现在作品里。而这种“特性”,特别是在“新媒体”领域,是以“作 者”的身份出现——“技术特性”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甚至改变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没有物理层面和系统层面的因特网,就没有社交网络艺术——例如 Bartlett (2012)删除自己的 Facebook 账号。简单来说,这个话题可以拆分为 Technology 和 Author 这两块来考量:前者可 以从本雅明论述的机械复制以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后者则与现代主义强调的自治自主 autonomy 和艺术创作的署名著作权 authorship 这两点有关。 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路,我的想法是从”老例子“入手。”技术“”新媒体“”数字艺术 “等等这些词汇本身带有”浮躁“的光环,时常会被大家的固有解读掩盖很多有趣的 地方。卢汉大叔曾经说过,每一个新媒介都有一个对应的老媒介。第一步我想从” 老媒介“里找”tech as author“的例子机械复制媒介。第二步,其一可以从媒介理论 中 Ellul(1964)和 Jenkins(2006)谈到的“创新点”来自于媒介堆叠,一种“不可能的即兴”——变化来自于对预先设定规则的重复;第二层是从程序方法论的角度出发以Manovich 系列为主——关键词:algorithm & database; transcoding; narrative. 结合的例子有:Degas 的版画;Jeff Wall 的摄影(与绘画的关系);VR 和多通道视频之间 的联系;社交媒体艺术(以微信朋友圈为主)等等。

A New York-based multi-media and image artist and writer whose practice aims to define new experiences regarding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By synthesizing traditional image making process with new technology, he examine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hyper-real and collective memory, between perceptual and embodied space. Chen composes arrangements within his online social survey and multi-cultural mindset to symbolize the subdivis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images in order to distill the larger themes of the broader human experience.

 

9:30~9:45

林琳 :告別互聯網「事件年代」——新媒体事件集體記憶的受眾分析

Joy Lam:A Farewell to the Era of Events:

An Audience Analysis of Collective Memory on New Media Events

本文對集體記憶、媒介事件和新媒体事件的相關學術文獻進行梳理,根據「文化傳統-記憶生產者-記憶消費者」分析框架,以此考察在新媒體時代,當大眾有機會同時成為記憶生產者和記憶消費者的時候,其集體記憶的形成和再現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差異性,是否異於傳統媒介事件。本研究通過對一組不同階層、年齡、性別的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并對其在互聯網上的歷史文本進行文本分析。筆者發現新媒體事件的集體回憶形成,往往緊扣著某種文化連續統的精神內核,事件對受眾本已內化的、連續的文化傳統造成了衝擊;從記憶生產者的角度來看,雖然在新媒體的話語場域中,代表「中央」的 國家和權力及其喉舌傳統媒體已經失去了主要陣地,但是不能忽略「精英」在事件中所發揮的定向、定性的作用。此外,大眾媒體後發的「議程設置」令集體記憶無法通過「紀念儀式」得以傳承,輕易造成集體記憶的斷層,這也是新媒體事件稍縱即逝,難以形成統化的集體記憶的原因。受衆儘管越來越擁有雙重身份,但不代表大衆已經完全掌握公共領域的話語權。綜上所述,新媒体上的集體記憶,不同社會群體在新媒体事件中的參與程度及意義建構呈現多樣性,但並沒有完全相異與以往針對大眾媒介集體記憶的特點。

林琳,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助理,同時兼任某NGO的傳播官,致力通過更豐富的媒介表現形式,讓“一般人”不愛看的“苦大仇深”勞工議題,得到更廣泛的公眾關注。本人本科就讀于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論文《社會工作者在傳統媒體上的形象建構》曾獲得畢業優秀論文,另有文章曾刊於《開放時代》。碩士畢業于港中文全球傳播專業。曾就職於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負責由聯合作民主基金會資助的工人新媒體教育項目。

 

9:45-10:00

熊节:分享经济与赛博中介

Jie Xiong: Sharing Economy And Cybermediaries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时下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形态。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分享经济增长年均速度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占我国GDP的10%以上。通过去除市场中介、将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直接联结,分享经济使消费者享受到更便宜、更便捷的服务,从而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鼓励企业发展分享经济的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需要同时注意到分享经济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例如公共责任缺失,税收与监管无法生效,使分享经济成为逃避税收及其他社会责任的灰色地带;制造赛博垄断,单方面修改劳动协议,损害劳动者权益;无视安全隐患,对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互联网业务造成的安全事件逃避承担责任。分享经济企业有一个常见的逻辑:他们提供的只是“平台”,在平台上提供服务的劳动者并非企业的雇员,因此平台也无需对服务提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笔者指出,这一逻辑纯粹是企业转移风险的手段:将收入不稳定、不可逆转的资本投入、潜在的犯罪、突发事件的风险都转嫁到了个人身上。这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做法,反过来又会增加安全风险,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带来隐患。作为新生事物,分享经济对传统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带来冲击是情理之中的事。各个领域对应的政府监管部门需要保持对分享经济形态的关注,尤其关注其中是否存在侵占公共利益、损害劳动者权益、推卸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并及时予以干预。同时,新环境下的企业应当主动寻求与政府合作,共同订立适合新技术和商业环境的监管框架,从而使科技创新的力量健康发挥。

熊节是 ThoughtWorks 全球医疗业务的总监架构师。他拥有超过十五年 IT 行业的从业经验,在金融、政府、电信、物流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最近他的工作重心是用 IT 技术在全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助力社会变革,并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

 

10:00-10:15

侯力琪:网络社会中的新工人文化行动

Liqi Hou: New Workers’ Cultural Actions in Network Society

当前国内有众多为新工人服务的机构,主要分布于华北、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其中一些机构协助新工人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有部分机构将关注点聚焦在塑造与传播新工人文化的活动之上。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机构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手段组织活动和宣传自身理念。 北京工友之家是一家主要为打工群体提供文化、教育等服务的非盈利机构,目前已发展了新工人艺术团,同心实验学校,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工友之家工会,工人大学和同心农园等主要部门。其品牌活动“打工春晚”汇集了当前新工人的诸多文学创作形式:诗歌、音乐、舞蹈、戏剧,是新工人展示自身文学与文化创造能力的一个集中的平台。 在网络时代,工友之家进行文化行动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从线下活动到网络平台,让组织运行更加便捷,效率得以提高,也为新工人们创造了一个实体地点之外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另外,网络也让工友之家的文化理念便于传播,增加影响力。同时,组织活动的网络化手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线上参与文化活动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会带来参与感不够强、持续性不够好等问题,对于群体内部的凝聚力、文化传播强度的保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侯力琪,香港理工大学 应用社会科学系 在读博士生。

 

10:15-10:30

破土工作室 龚瑨:小时代之外:青年另类媒体在中国

Groundbreaking: Beyond Tiny Times: Youth Alternative Media in China

30多年前,一场宏大的社会实验以悲剧告终。个体的自由与开放成为新时代的呼声。我们告别理想,只讲崛起与奇迹,我们一路狂奔,反复强调自己的特色,却又不断接近别人的逻辑。我们成为了世界大工厂、大工地。在自由、进步和国际化的文明外衣包裹下,新自由主义话语忽视了全球资本与权力扩张,而这一切已经渗透到生命中的每一个毛孔,让一切的思考呈现为“非思考”。和谐的主流论述缺少现实触碰和底层关怀的视角,华丽而炫目的形式遮蔽了个体与社会底层的联结。网络上主流的论述缺乏历史视野,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被抽空,所有的年轻人都活在真空中,在没有历史、没有理想的现实中憧憬着空洞的未来。本文以破土工作室(一个由青年人组成的网络媒体)为例,探讨在主流的新自由主义话语无法回应现实的困境、新生一代的发声欲望愈发强烈时,青年人如何创造一个允许不同声音发出的平台。基于当下的困境,网络媒体可以如何审视历史,避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逻辑,重新走进历史、理解历史,以期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寻找新的思想资源,从而回到当下,再次出发。破土如何让底层的不公与悲苦如何与青年人的处境发生连接,记录和分享底层人民改变自己生活和周遭世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重新诠释世界的方式,创造改变世界的可能。

 

10:30-10:45

张晨:坠入屏幕的现实—网络直播中的日常展示

Chen Zhang: When reality falls into the screen—display in the live streaming video

打开如“periscope”、“twitch”、“斗鱼” 、“熊猫”等中外网络直播平台,从游 戏到生活的各类直播频道正 24小时不间断地向用户传送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日常生活比电影更奇幻,资本在直播的过程中视觉化成各类网络打赏,时间变 成等价的经验值等级,所有日常在直播的展示中物化和集结成可视的数据流。当 主播们发现线下的个人生活也可以成为线上的关注点,网络直播便“下线”变成活 生生的日常现实。网络直播提供了一个和真实生活经验相关的公共空间,在这个 公私杂糅的空间中任何人或偶然事件都有可能被“围观”的力量变成世界的中心。 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土耳其总统直播回应政变,Twitter 推出直播 Curator 功能,各种主播粉丝群都是含混意义上的政治,由他们所关心的人或事物聚集而 成的团体,每一个小问题都可以自成领域。中国现已有 3.25 亿直播用户,本文 以考察和论述的方式探讨我们可否利用这种日常全民展示对我们所关心的事物 (政治)做出新的定义,创造新的现实,使我们以更多的身份去介入,使展示这种技术创造自显,并进一步思考这些直播中的日常空间通过网络直播还可否再生 产,当日常生活随着技术的推动被公共化,巨大的权利也被赋予给普通的个体, 在日益中产和资本化的网络时代我们该如何找回民主话语权。

2014-至今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策展专业在读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 院教师 2007-2010 年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艺术学院&塔夫茨大学工作室方向研究生。 曾担任深圳市博漾雅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影像策划,美国纽约切尔西画廊区 Yossi Milo & White Box 画廊助理。策划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荷问》展览等。

 

11:00-11:15

刘益红:众筹 ─ 资本的新感性形式

Liu Yihong:Crowd funding: the New perceptual form of capital

当今的众筹狂潮,在2008年新自由主义严重挫败后崛起,资本累积似乎找到了新的机制,克服反对者,说服全球市民成为潜在的投资者,共同理想的赞助者和参与者,将后福特主义下的诸众生产,将非物质劳动(Immaterial Labor),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重新纳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一种奈格里(Antonio Negri)与哈特(Michael Hardt)寄予厚望的诸众的反向力量,再度形构资本累积的新方式。众筹模式似乎带来了一种技术或经济领域的民主幻想,形成“开放组织”的概念,建立了情感劳动者可以自我增殖的生产模式,也就是价值创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与价值实现(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两者的综合,现在,网络上的众筹竟然几乎要实现了,尽管不是完全相反方向,也与奈格里们的估计路径大不形同。起码,奈格里梦想中的“革命诸众”并没有作为共产主义重生的武器而出现,却摇身成了众筹平台里的有梦想的“诸众”。

刘益红,1983年出生于宁波浙江,硕士毕业于法国国家工业设计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在读博士,同时执教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策展实践、学术出版、及网络社会研究。创立偏飞设计事务所。2013年加入由黄孙权教授策划的“诸众之貌”亚洲艺术研究计划至今。

Liu Yihong was born in 1983 in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Obtained Master’s degree in Creation and Contemporary Technology from French national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design(ENSCI–Les Ateliers) .she is now a student of Ph.D program i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al Thought of Inter-media Art, China Academy of Art,and teach at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Her practices include a wide range of Curation ,publishing and interactive social projects within network communities.She is director of Deviant Fly design studio as well.2013, she was devoted to the “Till We Have Faces” Asian Society and Art Research Program jointly with Dr. Huang Sunquan (Taiwan) and few more members.

 

11:15-11:30

杜 丹:镜像苏州:市民参与和话语重构 ——对UGC视频和网友评论的文本分析

Mu Dan: Mirror Suzhou: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Discursive Reconstruction——A Textual Analysis of UGC Videos and Netizens’ Comments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视频的制作是市民主动参与城市形象塑造的一种文化实践。与官方和商业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相比,市民的影像生产与话语表达重塑了城市的形象,与主流生产的文本形成呼应或挑战。本研究以苏州为个案,对优酷网中13部记录该城市景观的UGC视频及围绕这些视频的网友评论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UGC视频的生产者运用重构参与式场景、强化被忽略的细节和重塑“异见”时空的空间生产策略,创造性地表征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参与式文化实践,网民的话语构成了城市形象议题在网络空间中的公共表达,他们通过与官方和商业资本的认同、嬉戏、协商或对抗,维系了自身与城市的亲密关系,重新定义了城市的自我认同。

杜丹,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凤凰传媒学院讲师,博士在读;主要研究领域:视觉艺术、媒介文化。电话:18662160150,地址: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凤凰传媒学院,邮编:215000,电邮:406869370@qq.com。

 

11:30-11:45

王洪喆:网络社会的暗面:维纳和人工智能时代

Hongzhe Wang: The Dark Side of Network Society:Norbert Wiener on AI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写了乌托邦对于信息控制和宣传的广泛运用,不仅是内部道德建设,以及如何通过战俘和收买在战争中制造不信任和颠覆。莫尔所预示的现代社会宣传和信息重要性,及其控制科学的兴起,在20世纪50-60年代,成为“计算乌托邦(computopia)”的主要关切。不同于冷战时期欧美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战争功效的狂热态度,由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控制论”所派生出的信息研究分支,则将关注点放在了信息社会的乌托邦潜能上——即如何经由信息科技创新终结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从而通往“网络化社会主义”——这构成了全球60年代后第三世界革命运动中的技术激进主义潜流。本文以1971年智利互联网项目Project Cybersyn(阿连德政府在英国控制论学者Stanford Beer帮助下建立的全国信息系统,作为其社会主义改革的技术基础来控制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运行)为例,来考察冷战时代的“控制论社会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所曾经开启的另类乌托邦愿景,及其所面对的内外部矛盾,并希望通过这种知识与社会考古,为当下围绕“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科技神话,提供批判性干预和替代性想象。

王洪喆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兴趣涉及媒介科技史、冷战史、信息社会与劳工研究。博士论文为《漫长的电子革命:计算机与红色中国的技术政治1955-1984》,目前的一项研究关注“控制论”和“计算机”在20世纪美苏阵营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科技与文化史。

 

11:45-12:00

陈嘉莹:亲特网内外的后网络艺术

Jenny Chen: Post-Internet Ar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hinternet

本文意图探讨中国作为一个网络生产力以及市场极其发达的国家,如何在防火墙内生长出富有自身特性的美学和后网络艺术,以及墙内墙外对电子智能以及“超级素人”时代同时存在的关切。 因为议题在当代艺术范畴内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本文将偏侧于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作为讨论基础,从现实的展览入手进入话题语境。以提出亲特网+(Chinternet plus)的后网络艺术家苗颖作为案例,了解年轻一代艺术家对当下网络环境以及防火墙内外的审查制度差异所作出的反应。 文中将把苗颖与关小、尉洪磊等同类艺术家的作品作比较,将国际上的后网络艺术创作语系作为参照系,究其背后的创作逻辑并发现相互的共性与特殊性。而苗颖作为典型的针对中国特色网络做出反思的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可以看到本该意味着全球化的电子媒介显示出的在地性。山寨文化、阿里巴巴产业链、电子提供的虚假自主权以及算法的智能推荐,都折射出了网络可能为我们带来的人类社会议题。 苗颖的作品将作为讨论的样本,为在地性的后网络创作提出更多可能的方案。而个案研究得到的结果将使我们能够认清新媒体艺术与后网络艺术的本质区别,并且更清晰的了解国内的后网络艺术创作渊源及脉络。

1991年出生于福建省,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获得2013届优秀毕业论文奖。2014年毕业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当代艺术咨询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曾参与翻译以及编辑学术论文,并发表于《艺术档案》、《学术评论》等媒体及刊物。2015年加入当代艺术调查局任项目执行。同时工作于没顶公司,于2015年开始担任“发明仪式”策划助理。现工作并生活于上海。

 

 


網絡即平台| Panel on Network Platform 14:00~17:00

主持 許煜博士

14:00-14:15 

张舸:无聊的美学和中国的直播网站

Zhang Ge(RMIT University, Australia)Aesthetics of Boredom and Chinese live streams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n a visually documented performative auto-ethnography of watching and being watched on douyu.tv and bilibli.com as well as interviews. To clarify, by aesthetics of boredom, I am referring to an “aesthetics of the ordinary without establishing a norm of some kind of heightened state” (Richmond, 2015, p.23). By invoking boredom, I am wary of “the elitist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mundane boredom…and deep boredom” (Goodstein, 2005, p.283) and therefore I am referring to a boredom tha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dream- bird” that “hatches eggs of experience” (Benjamin, 1968, p.91) but a vulgar kind. Vulgarity (not in a pejorative sense) of boredom in watching livestreams both lies in the practices of viewing and mundane performances. Livestreams are often “backgrounded” props for viewers not to be immersed but rather retreating from desires and pressures of interpretation. Mediatic boredom can be seen as a tentative response to sensory overload of contemporary visual culture. The German word Erlenis is a useful term to describe “fleeting momentary experience” (van Leeuwen, 2009, p.187) of immediacy and sensory experiences. The usual line of argument is that Erlenis represents the estrangement of the modern man and failure to create momentous experiences. However, my line of inquiry is not looking for a deep or profound boredom or a restoration of an ideal or original essence of experience but to argue that maybe sometimes we want to be alleviated from the existential horror and introspective reflexivity and just wish to be comfortable with our being without desires and rationality, for which livestream is a perfect companion. Moreover, the recent rise of livestreams in China should not be merely diagnosed as a commercial success, but situated in the wider context of popular televisual aesthetics. Livestream inherits and protracts the “temporality of televisual seriality” (Richmond, 2015, p.25), in terms of the duration (e.g. marathon streams; surveillance cam streams), repetition (e.g. out of depth conversations), and even exacerbation of sensory pleasures (e.g. female livestreamers). Finally, on a brief note on my fieldwork report, because the viewing experience of livestreams is premised on boredom and expectation of continuing boredom,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y” (do people watch boring livestreams?) can be hardly articulated in viewers’ own times, outside of total experience of viewing. Auto-ethnography is therefore an entry to articulate the unexplainable.

Zhang Ge am a PhD Candidate at the Digital Ethnography Research Centre, RMIT University, Australia. My Current PhD project is an ethnography of Chinese livestreaming websites such as douyu.tv and bilibili.com. Previously I have conducted fieldwork on the decline and renewal of internet cafes in China. I also write on a variety of topics such as anthropology, minor internet cultures, videogame criticism, and urbanism. For my publications, please visit https://rmit.academia.edu/GeZHANG

14:15~14:30

马秋:网络循环

Matthieu Delourme:Netcycling

从因特网诞生初期,世界便在沟通方面发生迅疾的变化,而艺术家们也开始以一种有趣的艺术表达方式创作。1994年,网络艺术运动刚刚兴起之时,这一使用万维网作为新型沟通工具的先锋运动就开始在网上掀起一股新的艺术表达之风。因特网在2000年左右开始民主化,新的因特网用户开始进入冲浪俱乐部。一些社区开始成形,而一些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开始在网上出现。在艺术世界,因特网艺术开始展览,有趣的事情开始出现,策展人不知道如何展示以分享为宗旨的虚拟艺术。2010年网络成为大众媒体,增速越来越快并开始成为日常媒体。由此网络完全从一个乌托邦式的空间变成了消费主义者的领域。也是在2000年,一群伴因特网成长并在网络内部和外部创作的网络“新手”一代崛起,与此同时还催生了“后因特网艺术”。因特网自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万维网成为了我们社会的完美缩影,受手握大量虚拟数据的大公司控制。因特网不再是乌托邦,一些艺术家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开始循环我们称为“流”的大量文件。这种数据流动在因特网内部创造了一种特定的循环——“网络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该如何使用这个信息过载的文件以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这篇论文尝试回答这一问题,首先介绍因特网艺术自1994年诞生起的情况,然后陈述网络艺术当前的发展。接下来展示了一些创作了“网络循环”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并尝试给出“网络循环”的确切定义。然后挑战自己了解如何以及在哪里展示这种“网络循环”艺术。最后我们将尝试理论化这种“网络循环”行为,这不仅仅是循环在线数据,而且还包括质疑是否所有文件集结起来就是集体记忆。因为这种在线内容不仅仅包括信息,而且也是首次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开始在全球开始分享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可能看起来很脆弱并且不真实,但是它的脆弱性造化了绝对性。然后我们会就这是否是个反映整个社会的象征提出质疑,因为因特网有个致命的弱点——从不遗忘。尼采说:“从不忘记的思维是变态的。”最后,网络内部的“网络循环”行为是否应视作对社会的谴责?

法国当代艺术家,博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14:30~14:45

李沐杰:计算式存在:网络文化中的否定之力

Mujie Li: On Computational Being: Forces of Negation in Networked Cultures

阿尔法城项目作为豆瓣网络社区的“衍生物”,在其开放beta测试之初邀请豆瓣活跃用户进驻、奠定了这座虚拟城市的一定风格特征。然而,这座虚拟城市本身的游戏操作规则与导航控件等应用的设计使之“常住居民”在交互体验中流失,随之而派生出的“分心经济”(distraction economy)使得厌倦、迷失、陌生等情绪在游戏中交流感染,这些情绪逐渐溶解掉了设计完美的虚拟城市架构,使得这座虚拟城市成为了一个不完整的实体。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在社交网络之中凭借“无行动”(inactivities)的流动性绘制着非信息化(disinformative)的城市地图,这种无行动性在程序建筑中架构着注意力之客体以及一种分心经济体。论文从捷克学者维兰·傅拉瑟的媒介理论出发对阿尔法城项目进行“数字文本分析”,运用德国媒介与后马克思理论解读分心经济体系,并基于吉尔·德勒兹对于尼采的解读,分析无行动性/被动的否定之力在社交媒体网站架构中的运作,为网络化社会中的后人类状况增加一种思考及范式。

李沐杰,生于河南洛阳,伦敦大学戈尔德史密斯学院文化产业硕士,萨塞克斯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博士候选人。主要从事数字媒体与科技文化研究,以及现当代西方文化与媒介理论的翻译。曾出版关于影像与媒介的论文与文章数篇。

14:45~15:00

殷艾雯:平台作为美学生成器

Aiwen Yin: Platform as Aesthetic Generator

平台模式在很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中立的设计:它自身不产出内容,它的服 务对几乎所有用户开放, 并且它相对少地干预用户的活动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平台 的特性也让其产出了一套管理和审美上的哲学,即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地在幕后进行, 尽量(至少在表面上)让用户内容站在台前。如果将不同类型的网站看做是不同种类 的建筑,那么平台的设计哲学也许就是赛博时代的密斯·凡·德罗。 平台的中立性还体现在其政治和经济层面上的运用。由于它不对内容产出负责, 但又对平台的“基建设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它的一切活动都有着政治成本相 对低廉,责任风险较低而且脱罪方式简单(例:下架产品或删除帖子即可)的先天便 利。这些特性让科技企业在政治和传统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找到了风险可控的生存之 道。如果借用麦克卢汉的经典名言“媒介即信息”,那么在中国网络的特殊气候下, 平台所暗示的信息是有着尤其深刻的意义的。尽管如此,平台依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中立。以中文网络社交平台的“鸡 汤文”为例,即使各大社交网站有着高度相似的功能,但因为它们的“基建设计”的 微妙差异和经营者的理念问题,导致了这些空间产出和流通的内容展现了完全不同的 审美。如果再考虑到平台对政治与经济市场的灵敏反应,那么推论出平台是新时代的 美学生成器也许并不困难。

殷艾雯是一名中国平面设计师、装置艺术家和设计理论作者。她在2013年毕业于桑德 伯格研究生院(Sandberg Instituut Amsterdam)的设计系,并工作和生活在阿姆斯特丹至今。她在荷兰、法国、阿根廷等多国参与展览和讲座,并获得了不同艺术 基金的支持。今年开始,作为她多年的理论研究“关系即媒体(The Relationship is the Medium)”的实践之一,她的博客写作项目“中国网络奇事录 (The Curious Casebook of Chinese Network)” 获得了荷兰创意产业基金的支持,并在积极筹备工作中。

15:00~15:15

翁家若:边界或超越?:关于赛博空间与公共政治的几点反思

Jiaruo Weng: Boundaries or Beyond? : Reflections on Chinese Cyber Space and the Restyling of Politics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政治在网络时代的嬗变,由“赛博空间”中的“虚拟广场”引入,即“广场”在互联网时代的虚拟转向。“虚拟广场”依赖非认知性的情感动员(non-cognitive emotions mobilization)以及悲喜剧的移情效果:悲悯与恐惧、欢笑与泪水、奉献与杀戮,在群体事件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策动推进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着重分析“虚拟广场”潜移默化的情绪感染效应(emotional contagion);第二部分浅析“赛博空间”中的媒介仪式(media ritual),特别是网络亚文化团体的阈限(liminality)特征,茎块状的“虚拟社群/部落”以及“离散”的主体怎样通过仪式实践(ritual practice)、身份表演与日常抵抗(everyday resistance),形塑群体认同,旁观并介入公共政治;第三部分由“赛博空间”与“此时此地”(here and now)、“虚实”之间的微妙关系变化展开延伸,探讨时空感、历史感在当代的断裂状态及潜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虚拟广场”也是对在地广场政治效用的转移及去中心化,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精神飞地。本文将结合具体网络事件和网络社群进行案例分析。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媒体与传播) 硕士

2016 翻译《英国史3:帝国的命运 1776-2000》(Simon Schama 著,预计2016年底出版),中信出版集团翻译出版《乌鸦之城:伦敦、伦敦塔与乌鸦的故事》(Boria Sax著,2016年3月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15:30~15:45

冯盈盈&田第潘&陈玉洁: 新瓶装旧酒:共享经济平台下传统出租车遭遇的挑战和困境

Yingying Feng&Dipan Tian&Yujie Chen: Old wine in a new bottle: Challenges and dilemma facing Chinese taxi drivers in the sharing economy

本文站在出租车司机的视角,探究“互联网+”对出租车行业及其从业者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行业的新旧矛盾。现有关于出租车行业的文献,鲜有实证研究或涉及司机视角,本文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文章首先基于8663份问卷调查,从位于信息中下阶层、行业价值链尾端(同时也是反抗主体)的司机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和对行业矛盾的反抗。研究发现,即使互联网带来了新技术,出租车司机们也依旧在为“黑车”和“份子钱”而抗争。甚至,对大部分司机而言,新技术使他们收入减少、工作时间变长,还带来了新的反抗对象——“网约车”。其次,为进一步解释出租车行业一直存在的深刻结构性矛盾,文章对行业背景和政策进行回顾,梳理行业管理权责、政策导向、利益划分,分析行业矛盾根源。此外,文章站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讨论互联网在何种程度上加剧或减弱了这些矛盾,又如何对底层的劳动者产生影响。

冯盈盈 田第潘 张歆悦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生。

 

15:45~16:00

杨骏骁 :《新媒体中音乐的“交流转向”》

Junxiao Yang: “The Communicative Turn” of Music in New Media

作为一种文化环境,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与实践,因此将音乐文化的结构性变革有效地整合至网络文化理论之中就变得尤其重要。通过对网络音乐应用软件的基础设施结构(architecture)的详细分析,本文指出之前以 “整体” 形态呈现的音乐作品已经被彻底 “分解” ,歌曲的原始脉络诸如风格(genre)、歌手、专辑、主题、时代与地域等被析出,成为了信息数据库中可被操作与重组的素材。去脉络化的音乐以交流(communication)为中心聚合为崭新的流通形态,这种形态的代表就是 “歌单” 文化。用户以创建歌单的方式赋予音乐全新的主题和脉络,而这一切正是在用户间的”交流”磁场中形成的。20世纪以来占据支配地位的 “作品” 及 “商品” 的概念已被动摇,“交流” 成为了规制内容生产的 “掌权者” 。这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区别于 “消费者” 的新的受众主体形态— “用户” 的诞生,这种主体并不止步于接受或 “消费” 固定的作品,而是会将其当作 “交流” 的素材重新加以利用。这种结构性变革与 “弹幕” 等新的视觉文化形态的出现同出一辙,意味着两者处于同一个媒体生态的逻辑当中。

杨骏骁,早稻田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现早稻田大学中文系博士。现赴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亚洲的亚文化和网络文化,有中文论文 “ ‘弹幕’ 论——软件结构的权力与模块化的文化”(热风学术网刊第1期,2016年3月),日文论文 “微電影とは何か?” (中国文学研究第41期,2015年12月);“図文集と写真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第61期,2016年2月)。

16:00~16:15

張顥馨&蔡家薇:懶人包的前世今生:資訊圖表在台灣社群網路

Haohsin Chang&Leigh Tsai:The Evolution of “for dummies”: Infographics on Taiwan Social Media

「懶人包」是一種透過網友自發性整理事件經過、討論,化簡為大眾可以快速了解的 說明文件,於2007年左右便盛行於台灣各BBS平台。而自2009年臉書透過網路遊戲「開心農 場」快速擴散,使台灣由BBS與論壇為主的互聯網生態系,發生了全面性消長為臉書的社群網 路生態系,並間接地引發懶人包製作與傳播方式上的變革。 資訊圖表 (infographics,或稱視覺資訊圖) 最初做為視覺設計領域於知識、數據等資訊 的可視化 (visualisation)應用,嘗試以圖像傳達快速清晰地傳達關聯性與內容。隨著當代事件 或議題的脈絡與行動者變得複雜,令資訊圖表必須設計出新的敘事方式與元素外,並且因應互 聯網用戶的需求量增加,而在版面與編排上調整為符合數碼顯示的格式,而逐漸被認同為臉書 版本的懶人包。 基於數個臉書平台上醫療主題相關的資訊設計個案,本文將以資料與文字探勘等技術 ,如text mining內word2vec套件,抽取Facebook用戶針對專案貼文的評論的關鍵字、進而歸 納、分析受眾反應,以及質性比較等方式,說明BBS時代「懶人包」概念,隨著互聯網發展趨 勢而衍生出資訊圖表的型態後,對於網路社會帶來的影響。

張顥馨 畢業於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並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跨所與芬蘭美術學院研讀碩士,曾參與中研院當代藝術史研究、科學傳播新媒體泛科學(Pansci)、資訊設計計畫Info2Act等,現任教於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蔡家薇 畢業於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曾任職於WWP集團擔任數據研究員,並參與資訊設計計畫Info2Act。現就讀東京大學技術經營戰略學碩士班,從事機器學習、建模等資料科學相關研 究。

16:15~16:30 杨莉莉:

社交摄影:一个新物种的进化姿态

Lili Yang: Social Network Photography: the Evolution of a New Species .

社交网络的崛起,对摄影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时刻,但是无论艺术家还是批评家,都没有足够的敏锐度和表达力来认真应对这一势态。智能手机的照相功能不断升级,降低了日常摄影的门槛(职业领域中用手机拍摄的作品也越来越多);而社交网络则降低了照片“发表”的门槛,笔者把以社交网络方式获得,或在此传播的影像,称之为“社交摄影”(Social Network Photography)。这个界定涵盖了大众摄影(Domestic Photography)、专业摄影,乃至当代艺术的范畴。社交摄影的价值源头是什么?方法论是什么?观看模式什么?一切都是疑问,就像一个新的物种,进化得令人吃惊。面对社交摄影,艺术家本能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将这个新物种同过去摄影观念相连,一些艺术家试图“处理”社交网络上已经存在的影像,另外一些艺术家希望渗透到社交摄影的生产机制里面。一个社交摄影的生产机制的例子,是关于我和我的学生们做的一个项目。通过社交网络寻找陌生人,然后说服他们接受人像拍摄。这个项目虚构了很多关系,社交摄影的摄影部分不那么重要了,它之前的社交机制变的更加重要,它讲述的是影像应当被如何生产出来。于是,影像的本质不在于纪实,或者观念,或者分享,而是它为什么会这样出现。

1975年出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视觉传播方向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交摄影、当代艺术(摄影)。迄今在《美术研究》、《美苑》、《中国摄影》等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艺术当代》特约撰稿人。科研成果多次获奖,2014年获得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理论奖。

16:30~16:45

卢睿洋:情之所起——社交媒体时代的emotion和e-motion

Ruiyang Lu:The origin of emotion—emotion and E-motion in the social media era

本文要处理的是社交媒体中普遍的感而不动现象,这一看似“内在的”问题实际上有“外在的”或技术的原因。感动是人改变自我的过程,是心智的存在者的心理与集体的个体化。而现代技术的永恒创新状态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的平衡,在心智个体化过程中,技术的影响越发显而易见,如果不对技术本身进行哲学的反思,那么对于社交媒体中的感动短路就无法做出批判。本文以微信为例,分析其技术架构如何影响人的情感,指出微信必然造成感动短路的原因,并且指出解决感而不动的问题又需要发明新的技术。

卢睿洋 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当代当代艺术展览策划研究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caa-ins)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