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松

科幻写作松公开讲座02|刘洋:科幻小说中的设定与设定链

2019年5月30日-6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举办了“科幻写作松--寰宇社交的故事”,网络社会研究所基于此前四次黑客松的经验,组织科幻写作松(sci-fiathon)的27位参赛者,在48小时内交流、组队、提案、创作、报告。

在写作竞赛之前两天(5月30日、31日),我们邀请了著名的科幻作家、人文学者,带来“科学硬科幻”(王晋康、刘洋)、“社会科幻”(于冰轮、飞氘)两个向度,“女性主义科幻”(赵海虹、詹玲)、“赛博格科幻”(姜振宇、陈楸帆)两个专题的论坛。31号论坛结束当晚,参赛者与工作人员以“寰宇社交”为主题的“世界咖啡馆”讨论会进行赛前热身。在写作松开始当天(6月1日),韩松带来近两小时的特别交流。

作家刘洋在科幻写作松现场

时间:2019年5月30日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象山艺术公社
整理:地球
校对/编辑:叶V

演讲正文

我在南方科技大学有一个科幻创作的课程,这个课程大概分成这样几个部分,首先,前几周我会让大家头脑风暴,激励大家产生一些创意,所以第一个部分是创意的产生。创意的产生之后,我会有一个板块,大概2到3周来做设定与设定链,以及最后会有一个设定网络。设定做完之后,我们会有2到3周的时间做故事的建构。完成之后,我们有一个故事线,故事线之后,我们会做场景的呈现,包括人物的塑造等等,这是一整个我们课程的体系。

今天向大家讲的是设定和设定链的这一部分,给大家讲一下科幻小说中的设定和设定链要怎么做。好,首先想跟大家说,什么叫做设定。跟纯文学不一样的是,纯文学里面所有的场景,所有的故事背景,都和我们现实生活是完全一样的,并不存在太超出现实生活的设计。但是科幻小说不一样,科幻小说它里面有一些跟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有的时候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有的时候很少,就是一个很微小的点。我们把这些科幻小说中和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叫做设定。

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什么叫做设定?我们用一个这样的水滴的浸透图像来理解什么叫做设定。

一个水滴滴到纸面上,纸面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水滴滴上去的一个接触点,就是我们最初科幻小说的最核心的设定。那么这个核心的设定,它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它会浸染到纸上的不同的位置,这些我们把它叫做延伸的设定。

也就是说,我们做设定的时候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先从一个核心的设定出发,结合现实背景,接着我们观察核心设定,会产生什么样的一系列后果,这是一个推想的过程。实际上,类似于逻辑推理这样一个过程。接着我们在核心设计的基础上,看它会延伸到什么地方去。这是我们一个做设定的通常的方法,至少我现在是这样做的。但我们呈现的时候,可能采用相反的方式。就是我们小说要呈现设定的时候,其实往往是从衍生的设定开始呈现,然后逐渐地我们会回到核心设定上去,这个故事最后会揭露一个什么样的核心设定,会产生这样一个后果。

我举一个例子,我最近的小说《火星孤儿》,它最核心的设定就是如果有一个文明,它生存的空间是二维的,一个二维的文明,那么它的科学技术会是什么样的?从核心设定出发,有很多衍生的设定,比如说它们的物理学跟我们不一样,它们的化学跟我们不一样,生物学也不一样。在呈现的时候,我是先从这些衍生的设定出发,最后再逐渐地回到核心的设定上来。所以做设定的过程和呈现的过程,其实是相反的这样一个顺序。

接下来我想向大家说,我们科幻小说做设定,它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特别在产生创意的时候,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向去激发自己的创意,也可以借鉴这样的一个不同的设定层次。通常科幻小说,它和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点就在于这样一些方面,比如说社会结构、技术奇观、奇异生物、异构世界、假想科学,我把它分成这五类,但其实还有很多我这里没有讲到的,我讲的大致就是这样五个方面。

但是,这五个方面内容,它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假想科学,这个是最基本的层次。为什么说它是最基本的层次?就是如果我们要假想一个世界,它的科学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个世界,比如说它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你从此出发来做设定,那它的影响力就非常大了。一个世界如果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知的几乎所有的科学,都是错的了,对吧?如果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如果你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出发做设定,那它的势能,就是我们刚才看那个水滴,它的能量就是很大的,它会延伸到非常广大的区域。如果它这个点是能量不守恒的话,我想整个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可能把这个纸全部染成黑色的。我们现实生活可能找不到任何相似的地方,那样一个世界。所以从假想科学来出发来做设定。你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很震撼的。但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会改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你很难用一个符合大家正常逻辑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呈现出来。

接下来有三个层次,比这稍微低一点的。比如说技术奇观,我们设想一种新奇的技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技术,以此来构想,它会对我们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做这样一个推理。这几个层次我们接下来都会有具体的例子。奇异生物,是我们设想一种不存在的生物。异构世界,是我们设想世界的某一个方面,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不一样。这三个层次比假想科学的层次要稍微低一点,它的影响力,它的势能并没有那么大。

实际上我们主流的科幻小说的设定,都是在做这样一些方面的设定。还有一类,是并不涉及更本质的东西的设定,它对整个世界的社会结构做了一些设定。比如说,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是一个集权统治下的世界,反乌托邦类型的科幻小说,它对我们社会结构做了一些假设性的设想,它并不涉及物理性的,或者是技术性的一些细节。这样一种层次,它可能并不会涉及到那么广泛,它可能就是对社会结构造成一些影响。所以你可以看到从下往上,它的势能逐渐降低的这样一个层次。我们写小说的时候,其实可能并不只是单纯涉及到某一个方面,它实际上可能不同层次的都会有所涉及。这只是给大家一个大致的分类,大家其实可以完全不用太固执于具体的分类。

我们先讲假想科学,我想到的两个例子,一是基地,它最基本的一个核心设定是什么?是心理史学。心理史学是一个虚构的理论。假想科学,我们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走,第一种就是虚构一个理论,又比如说何夕的《伤心者》,他虚构了一个理论叫做微连续理论。

这就是从一个虚构的理论出发,来建构一个世界。心理史学,我们知道现在都不存在的,实际上它的灵感来源是我们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单个的分子,它的性质、路径是不可预测的。但如果一旦有一大群这样的分子,它组成一团气体,这个气体,它相关的热力学的特性,我们就是可以做计算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压强,它的温度等等统计特性。

心理史学就是基于热统的概念,我们单个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比如说某个人他今天要做些什么事,这完全无法预测。但是,由全体人类所构成的这样一个整体,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设想一种心理史学。现在有一种类似的科学叫做社会物理学,但可能有的人已经听过社会物理学,就是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状态和性质。比如说它里面有一个分支,叫做行人动力学,就是研究一大群人,集中在某一个地方的时候,人群会不会发生踩踏等等。每一个人,它的行走路径是没法预测的,但如果在一个广场或者是某一种特定的场合中,这些人群,总体的行进轨迹却是可以预测的,这叫行人动力学,某种程度上跟心理史学有点接近。

好,这是一种虚构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做一个设定。或者是我们虚构出某一种物质,某种不存在的物质,然后以此出发来写。比如说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实际上宏电子,我们都知道,是不存在的。所以基于这种物质出发,他写了整个小说,比如说还有很多写反重力物质的科幻小说。比如说我有一个小说叫做《小林村拆迁事件》,写一个拆迁事件。大家从地上拆房子的时候,从地下挖出了很多反重力物质,就是基于这样一些不存在的物质,我们也可以构想出一些很奇妙的设定出来。

给大家一个建议,做假想科学这样的设定的时候,通常,我们是不要修改现有的科学理论,而是在既有科学尚不清楚的领域做出设定。比如说宏电子,现在的科学当然没有宏电子的存在,但是现在的科学,其实并不是很清楚电子的本质是什么,大家只是知道电子是一个带电荷的点。那么电子到底有没有体积?电子的半径到底是多少?现在人们对电子的了解非常少,所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要从这些比较模糊的点去做设定,会比较好。比如说,如果你在现有科学已经很确定的地方,去做设定,要引起的改动就非常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在现有科学上不清楚的地方去插手,这样也会更有真实感。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异构世界,就是虚构一个跟我们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世界。它实际上也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个是我们对现实的世界,做一些某个方面的调整,比如说《重力使命》这个小说,一个非常经典的硬科幻小说,大家都应该看一下,它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做了一个调整,它设想了一个星球,这个星球上重力非常大,它就做了这样一个调整,其他所有一切都是符合我们现有的物理和科学定律的。

那么就在这样一个重力超级强大的星球上,会发生什么呢?以此为基础构想了整个故事。比如说在重力超级强大的星球上,那个星球上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做“抛”的,把一个物体抛出去的概念,他们没有,为什么呢?这个星球重力太大了。有两个方面原因,他们从来不做这个动作,因为这个动作太危险了。重力这么大的一个星球上,你把一个物体抛出去,你很容易产生非常危险的后果。第二个原因是,抛是什么?我们如果学过中学物理,学过类平抛运动。抛是我们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然后它在向下落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行进一段距离,这个叫做抛。

如果在一个重力非常强大的星球上,手离开之后,它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落到地面上,所以你给它一个多大的水平速度,它都不会在水平方向上有位移,就是这个物体抛出去之后,不会向前有位移,它会直接垂直地落下去。所以这个星球上没有抛这个动作,只有落这个动作。你可以从这样一个非常微小的调整出发,推想出很多很奇妙的情景出来。

第二种层次就是重构,以《地下之上》小说为例,它是一个短篇小说。它构想出了一个星球,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的生物,它所直观感到的方向是和正常的方向相反的。我们在地球上感受的重力是指向地心的。在《地下之上》这个小说里面,所有的生物,当然他们是住在地壳内部的。他们所感受到的方向是指向地壳的,他们所受的重力方向跟我们重力方向相反。

因为这个星球内部充满液体,它有一个液体的圈层,那么这些物体生活在液态圈层里面,它受到两个力,一个是指向地心的重力,一个是指向外部的水的浮力,这个浮力比重力要更大,所以总的来说,他们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合力就是指向外部的,相当于它们受到一个指向外部的重力一样。所以在这个星球上大家会发生什么故事?有个很有趣的细节,大家去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星球上的人,想要离开这个星球,要向星球外面探索的时候,怎么办呢?他不断地向着地心前进,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地心的方向是他们的上方。他们一直想挖穿地心,离开这个星球,但是怎么也离不开,因为他们搞错方向了,实际上他们的下方才是这个星球的外面,有很多这样有趣的细节。

也有完全颠覆我们现实生活的,比如说刘慈欣的《山》。大家看过刘慈欣的作品,就知道《山》里面,实际上构造了一种跟我们现有的宇宙完全不同的宇宙,叫做密实宇宙。我们现在的宇宙都是空的,我们的宇宙到处都是真空,我们现有的星球是一个物质。那么在密实宇宙一切相反,整个宇宙充满了这种固体的物质。在整个充满了固体物质的宇宙中,它里面有一些空泡。在这些空泡上面,有些空泡的内部就生活着很多智慧生物。这些智慧生物总结它们的宇宙观:星球是一个一个的空洞。他们的一个星球,就是宇宙中的一个空泡。整个宇宙全是这种密集的物质堆积而成的,所以他们要探索宇宙,比我们探索宇宙的困难得多了。我们要探索宇宙,在真空中有一个飞船就行。他们要探索宇宙,得拿着锤子去开采,把各自这种密集的物质排开,挖出一个隧道来,他们的宇宙旅行就非常困难。这是三种重构世界的层次。

那么这一类小说,我们在做设定的时候,通常把整个世界的本质放在最后来揭晓,这是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小说最后设定出来,我们要构造一个故事的话,怎么维持这个故事的悬念。悬念是很重要的,在科幻小说里面,其实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在一切小说中,悬念是小说之母。一个小说如果有悬念的话,读者看起来就会不断吸引他,一直看到最后。所以一般对于这种设定的小说来说,如果你构建了某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本质的揭晓,通常是放在最后揭开的。这类似于推理小说的概念。

第三个我要讲的是技术奇观,通过技术奇观为核心设定来写小说。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克拉克的《天堂的喷泉》,它所构建出的一个技术奇观,就是太空电梯。还有《流浪地球》,大家最近都看过,它的一个核心设定是行星发动机。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种技术,来推动整个地球向外面走,这是一个何等宏伟的场景。所以有很多小说是基于某种并不存在的技术、某种手段,以此推想整个技术市场会衍生出什么样的故事来。

这一类小说,要注意的是展现更多的细节。这个技术只有通过不断的详实的细节来展示,才会让人有真实感,有真切的感觉。比如说太空电梯,克拉克写太空电梯的时候,写了很多关于太空电梯的细节,包括太空电梯要怎么建造。太空电梯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一根绳子,它并不是一个实体的电梯。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缆车,只不过这个缆车一头是固定在地球上,通常是赤道上,另一头是固定在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

为什么一定要同步轨道?因为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它绕地球一圈的速度跟地球自转一圈的角速度是一样的。所以同步轨道上太空站跟地面没有相对运动,它对于地球是静止。所以我们在太空站和地球上连一根绳子,就可以借助这根绳子让我们的轿厢来回运动,相当于是地球和太空站之间的缆车一样。

这个东西要怎么建造呢?你直接从地面上往上建,这也太麻烦了,比如说你怎么固定这个绳子呢? 所以在克拉克小说里面,他就写到了太空电梯是从太空站上开始建,从太空站上往下放绳子,这不就容易多了吗?但还有一个问题,太空站上如果你只是往下放绳子的话,会造成一个什么后果?整个绳子和太空站这个系统,它的重心会不断降低。绳子往下放得越低,它整个系统的重心就会降得越低,那么最后会把整个太空站给它拽下来。太空站能够稳定在同步轨道上,因为它的重心必须要在同步轨道高度上。所以他们不能仅仅往地上放绳子,它在往地上放绳子的同时,还要往它远离地球的方向放绳子,这样让它的重心始终维持在同步轨道高度上。

又比如他还写到,太空电梯在经过大气层这一段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有空气对它的腐蚀,有风,它遇到台风会怎么办?还要打雷,打雷打到上面会怎么样?很多这样一些细节。写技术奇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描写,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会增加一分你对物体设定的准确度和真实感。

大家去看《流浪地球》实际上也是一样的,《流浪地球》最开始的一部分,写了很多关于行星发动机的细节。比如它建造在哪?是建造在亚欧大陆上。为什么要建在亚欧大陆上?因为他认为亚欧大陆的板块足够大,足够结实,如果建立在其他大陆上,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推力。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比如说行星发动机开启之后,整个空中有各种电离辐射,能够在空中看到各种绚丽的极光。这些细节描写就丰富了整个设定的内涵。这是关于我们做技术推想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东西。

还有一个设定的方法,就是我们设计出一种奇异的生物,以生物为核心来推想。比如说《冬至草》,是石黑达昌的小说,小说里面写的是一种并不存在的生物,就叫冬至草,冬至草最早由一位植物学家发现,这个地方有一种这种草,然后这种草它是有放射性的。然后他检测草里面的基因,发现草里面混有人的遗传基因。就这样逐渐揭晓,最后发现原来这个草,长在二战之后的一个万人坑上面的。原子弹轰炸后,很多人死了,死掉之后就建了一个万人坑,所以在坑上长出草。当然草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这个小说里把细节写得栩栩如生,关于草的各种特性,它都描绘得非常真实,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真实的科学笔记一样。

推荐大家看一部日本的动漫叫做《虫师》,《虫师》里面每一集都构想出了一种不同的生物,以生物为基础,写了很多有可能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我在上课的时候通常会让大家先看一集《虫师》,来分析它的设定是怎么做的,我这里就不放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虫师》里面的一集,它的设定是怎么做的,有一个关键,就是你们做奇异生物这种设定的时候,一定要把生物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你如果只是设想,在很遥远的外星球上存在着某一种生物,然后你把它的各种特性都做得很详细,这种小说当然也不是不能写,完全可以写,你可以站在那个外星生物的视角来写。

但这样的小说,第一个写起来很困难,第二个,大家读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代入感,就觉得很远。遥远的星球上有一个跟人类完全不同的生物,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一定要和我们发生关系,所以一定要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这是我上课的时候给大家举的例子。《虫师》里面有一集讲了这两种生物,一种叫做“呍”,一个叫做“阿”,这两种生物都寄居在人的耳朵里面,人的耳朵里面有个耳蜗,所以这两种生物都很像蜗牛的形状。

“呍”是左旋,“阿”是右旋。它们两个看起来很像,只不过旋转的方向不一样而已。“呍”以声音为食,所有感染了“呍”的这种生物的人,会逐渐失聪,就是他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因为所有的声音进入耳朵之后都被“呍”吃掉了。但它有一个缺陷,就是怕盐。所以怎么治疗这个疾病,挖一勺盐到耳朵里面,“呍”就会自己就跑出来了。你看它这个设定,实际上,很接近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软体动物的特点,它借用了很多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来做的。

“阿”,它相反,进入了人的耳朵里之后,人会听到很多很奇怪的声音,好像一个声音的放大器一样,能把所有的声音都放大。这个我们就不去具体讲了。所以最关键的几点,就是要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像这两种生物,它就是跟我们耳蜗的形状联系起来了。我记得我上课完了之后,让大家做练习,就是我会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让大家设想出一种生物,这种生物一定要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

后来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个同学设想出这样一种生物,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所有的人的头发,都是寄居在我们身上的一种生物。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掉头发,因为生物它吸食这个人的智慧,有的人就不够了,养料养分不够了,所以生物逐渐就活不下去了,就死掉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社会结构出发,通常做出来的是反乌托邦,因为现在大家一般都会设想一个不太好的未来。反乌托邦的经典有很多,《1984》等。我今天想讲的两个都是比较近期的作品,我比较欣赏的两部作品。一部叫做《羊毛战记》,写的是未来整个地球上,地面全是核辐射,所有的人都住在地下,但他们住在一个类似于井的结构里面。这个井里面向着地下深处,挖了一个很深的地堡。地堡里面有不同的层次,比如说它的能源层,能源层在最下方,能源层上面是农作物、植物生长的层,但农作物都是依靠人造的光照来繁殖的,因为在地下室没有阳光。

接下来是教育层,接下来是人们居住的层次,接下来是信息科研层,最上面是一个观光层。过一段时间,大家就想来看一下,地面上是什么样的。所以最上面有一个观光层,大家可以偶尔上来看一看。但因为外面经常有灰尘,外面的尘沙经常会把观光层的玻璃覆盖掉,所以过段时间就会找人出地堡外面去擦一下。但外面不是有很多辐射吗?没人愿意出去擦,因为出去擦一下就得死。

所以每次有死刑犯的时候,大家就很高兴。因为地堡里面一旦某个人犯了死刑,就会让他出去擦玻璃。就可以重新看到没有污染过的外面的场景了。把玻璃擦干净之后,大家就会在地堡里狂欢,重新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但你们会觉得很奇怪,这个人都犯了死刑了,而且他出去肯定就得死。把他放出去之后,为什么会乖乖去擦玻璃呢?按理说我都已经被你们抛弃了,我为什么还要为你们服务去擦玻璃?

小说很有趣的一点就在这个地方,所有出去的人,他看到的都是蓝天白云,非常光鲜亮丽的场景。所以他会以为整个地堡中的统治者是在欺骗大家,其实外面早就没有核辐射了,外面都是蓝天白云,他就会想着去把玻璃擦干净,让里面的人看清楚外面是什么样的状态,让人们不要再受统治者的蒙蔽。但实际上被蒙蔽的是他,因为他看到的所谓的蓝天白云的景象,才是假的,就是没有出去之前,人们给他笼罩上一个封闭的壳,他看这个视频屏幕,他看到的实际上是人们给他精心定制的假象。这里面有很多这样有趣的东西。

还有一部《来自新世界》,是一个日本的小说。已经改编成动漫了,估计很多人已经看过。它设想的是一个存在咒力的世界,所谓咒力,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意念来移动物体,来改变物体,来与物体发生作用。相当于我们的念力一样,如果在未来每个人都拥有这种念力,整个世界会变得怎么样?那么大家看了之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黑暗的世界。但这个小说很有意思,一开始写的时候是以田园风光的角度切入的,一开始你看一两张,你会觉得这个社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非常优雅,大家都生活在非常安宁的这样一种环境中。但是你看到后面就会发现整个社会,是基于一些非常黑暗的东西而存在的,也因为这些黑暗的东西,会造成非常悲剧性的事件。

那么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关于设定的不同层次,实际上我们写作的时候不会固定在某一个层次上,而是会从某一个核心的层次出发,向不同的层次蔓延开,最后不同层次上的设定会相互连接起来,变成一个链条一样的结构,我们把它叫做设定链。比如说如果我们的核心设定是一个假想的科学,那么在假想的科学基础之上,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技术。在有这些新奇技术存在的社会上,整个社会的结构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你看这不同层次的设定,它有可能会通过某种结构联系起来。

我们举几个例子,这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上面这一排是《基地》,下面这一排是《永恒的终结》。阿西莫夫很擅长做这样的设定,他写的所有小说,都会构想出一个很科学的基础。他会构想一种不存在的理论,然后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再构造出一些技术性的装置,最后再来探讨整个社会的结构。阿西莫夫是一个很擅长用这样的设定的作家,比如说基地系列,他就设定了一个最基本的科学,不存在的科学,叫做心理史学。

在心理史学的基础上,大家会怎么办?既然都能够推想到未来人类的发展,实际上有个科学家就推想出,认为未来人类会经历一场非常大的灾难,整个人类文明会损失很多。所以人类就建造了两个基地,来保存人类文明。这是技术性上的推想。存在这两个基地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结构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它实际上是设想了一个帝国,叫做银河帝国,还有很多相应的社会上的计划,比如说谢顿计划,这我就不再细讲了。

《永恒的终结》这个小说也是一样,它是一个时间穿越的小说。我们知道写时间题材的科幻小说是很多的,但是很少有一个时间题材的小说,它会构建出这么严密的理论体系。阿西莫夫这个小说里面,时间穿越是基于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叫做时空力场,时空力场又基于列斐伏尔方程,但是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并没有任何一个物理学或者科学上的方程叫列斐伏尔方程,这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名字,然后在这些科学的基础之上,人类建造出来一个时间穿越的机器,这个机器叫做时空竖井。

时空竖井就像一种在不同的时间截面上运行的隧道,可以通过时空竖井中的一种叫做时空湖的装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电梯,可以在整个电梯井里面上下移动,人们在时空湖里面可以沿着时空竖井,前往不同的时空,这是技术。那么有了时空竖井和时空湖,整个社会又会产生什么变化呢?很多写时间的科幻小说,可能它也仅仅涉及到一些很微观层面的变化,比如说回去杀了你的外祖父,你还会不会存在;或者回去突然你爱上你的母亲,你爸爸会怎么办,你还到底存不存在等等。很多科幻小说是走这个路线,但阿西莫夫不一样,他是在技术的基础上,构想了它对社会会造成什么影响。

人们当然就会利用时空竖井,来干预未来的人类社会的进展。比如说在某个时间节点,某个人发明了原子弹,后面为了避免原子弹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或者说后面的社会发展,原子弹真的对人类造成危害了,后面人类就会通过时空竖井回到前面这个时代,去干预这个人,去干预科学的进程,让原子弹永远不会被发明。所以整个社会也会因为时空竖井的存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有一类人叫做时空技师,他们是专门负责干预人类社会的。但他们干预的方法都很巧妙,因为他们如果对前面的时空进行了比较大的干涉的话,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后面就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变化。所以时空技师就非常擅长用一个极其微小的改动来影响整个社会,来达到他的目的。比如说他想要让这个人不发明这个原子弹,那他怎么办?他可能就是到发明人很小的时候,做一个很小的干预,比如说让他在某个杂志上发表小说,接着这个人以后就会变成科幻小说作家,而不是科学家。就像我一样。

这种将多个层次的设定相互连接起来,我们可以让它构成一个逻辑自洽的设定链。单个的设定通常是很无力的,它也没有真实感。但我们如果把一个单独的设定延伸到各个层面上去,让它做成一个很封闭的,或是一个逻辑之下的设定链之后,它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所以把设定连接成设定链,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比如说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怎么从一个假想的东西出发来进行推想。这是我上课的时候给大家讲的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假设有一个技术,叫超时空传输装置,我们可以通过超时空传输装置,把某一个物体从宇宙中的某一个点瞬间传输到另外一个点。现在假如这么一个装置已经发明成功了,而且已经成功商用,整个社会大概跟我们今天的高铁差不多,这么普及了,整个社会发生什么呢?就从这样一个新奇的技术出发,我们怎么样把它从往上游,或者是往下游延伸出来,怎么把它做成一个完整的设定链?我们可以想象,比如说第一个,它的原理是什么?它通过什么技术原理来实现的,这是往它的底层去延伸。

那么如果你构想了一个原理,那你就要接着想,既然它的原理是这样,那么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产生什么缺陷呢?有缺陷之后才有故事,一个技术如果没有缺陷,那就没有故事。又比如说技术在产生之后,它是怎么推广的?推广过程中会受到何种打压,我们知道特斯拉在推广直流电的过程中一直是很不顺利的,因为交流电的爱迪生一直在打压他。任何一种新奇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它推广过程中会不会受到打压?比如说超时空传输装置,现有的这些交通部门,比如说高铁,交通部会不会打压它,对吧?这都是大家可以想象得到的。它要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显然大家就不存在上班迟到这种事了,在家里装一个这种装置,你直接想传输到哪就传输到哪,它对人类的社交可能也会造成影响。

它会带来哪些犯罪呢?既然有这样一种装置,人们可不可以用这种装置,比如说突然传输到银行的金库里面,有没有可能?罪犯的抓捕也是一个问题,它既然可以超时空传输,你怎么抓捕这个罪犯?所以它对整个社会结构可能都会造成影响。还有对人类整体或者整个宇宙有什么影响?这个就是更深层次的了。比如说它会影响整个宇宙的稳定性吗?你这样的传输,这样的虫洞,这样的隧道挖多了之后,它会影响整个宇宙结构的稳定吗?等等。

你看我们从一个技术出发,从各个层面上去推想,并不是我们故事中一定要写到所有的这些部分,而是要从其中找一些有故事性的角度去写,科幻小说本质上是一个故事。我们可以尽量多做设定,做很多设定链出来,我们可能做出18、19条设定链,但最后我们往往只是写其中一条,就是最有故事性、最有悬念的。我们从这一条来写就可以了。我这里设定网络是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从一个设定链出发,有很多设定链可能会相互交织起来,那么我们把它叫做一个设定网络。

这个概念来源于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概念,叫做Bethe晶格。它有一个中心晶格,从中心晶格出发,它会分出几个分支,然后每一个分支又继续向外产生新的分支。它有点像这种分形的图形。其实我们设定网络就很类似于这种结构。比如说我们从某个假想的科学元素出发,我们可能会想到很多,从科学技术上能够产生的新奇的技术,而不是某一种技术。然后从某一种技术出发,我们又能够想象出很多社会上有可能产生的变化。

这样不断地延伸,同样还可以继续延伸,无限延伸下去,某一种社会变化也会产生次一级的社会响应。这样我们就构成了一个设定网络,设定网络实际上就是很多设定线,他们用类似Bethe晶格这样的结构把它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设定网络,通常是长篇小说会用的一种设定的方式。如果大家写短篇小说,我是不建议大家做出太复杂的设定网络。因为一个短篇小说,你设定网络如果太复杂,你就会沉迷于交代设定的细节。小说写起来就很难看,整个小说写起来就不像是小说,不是故事,而是一个设定文本。

我举一个例子,《来自新世界》是一个长篇小说,它做出的设定网络非常丰富。它最核心的设定,落在纸上的最初的那一滴墨,那滴墨是咒力。假如所有的人都有咒力,会发生什么?会发生潜意识泄漏,有些人的咒力就会从脑子里面泄露出去,像核辐射泄漏一样,那么泄漏之后就会影响周围的生物,它可以改变任何物体的DNA,所以会造成一些生物变异。那么有生物变异,就可以利用生物变异,来筛选出对人类有用的变异方向,所以就专门有一个农场,叫妙法农场,来筛选出对人类有益的生物。然后潜意识泄露,为了不影响外界的生物,我们构造了一个结界来包裹它,就是让结界内部的生物不受潜意识泄漏的影响。

接着有一些人,就大部分人他泄漏的潜意识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有些人他泄漏的潜意识实在是太严重了,所有靠近它的物体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存在,这类人小说里面把它叫做业魔。在这个小说里面,有两大恐怖的存在,业魔就是其中之一。有了咒力之后,这个人犯罪是很容易的。比如我可以用咒力控制你的心脏,挤爆你的心脏。怎么控制这种咒力呢?最后人类设计了一个愧死机构,它的作用机制是这样,当一个人想用咒力去伤害另一个人的时候,这个愧死机构就会发作,让人体内的某一种分泌物快速分泌,这个分泌是会杀死这个人的。就是说,当你想用咒力去杀死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伤害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愧死机构就会先让你自己受到伤害,甚至让你自己被杀死。这样就控制了咒力,不会去伤害人,不会影响整个社会。

接下来还有一类人叫做化鼠,化鼠本质上和人是一样的,但这些是没有咒力的人类,最后就变成化鼠,变成是为人类服务的一种奴隶一样的存在了。然后还有专门管理化鼠的这样的一个机构,我们叫做异类管理科。

接下来要讲到另外一种,既然有愧死机构,那就进一步推想这个机构会不会失效呢?所以我们做推想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他的推想过程,你看他是怎么一步一步把网络给推想出来的。既然有愧死机构,肯定有的人的愧死就会失效。有的人他是不受愧死机构的约束的,他可以毫无负担地杀死其他人,这类人叫做恶鬼。整个小说里面有两大恐怖的存在,一个是业魔,一个是恶鬼。怎么约束这些恶鬼呢?有这么几个方向,一个就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在小时候就读一个学校的时候,这些学校老师就会观察你,是不是有成为恶鬼的潜质,如果你有恶鬼的征兆的话,就会立刻把你杀死。所以有个人权法案,就是说所有没有成年的人是没有人权的。

只有在当你通过成年之后,通过这个学校的鉴定,你不是恶鬼,这个时候你才具有人权。所有的学生一旦被认定为恶鬼之后,都可以被立刻杀死,因为他们是没有人权的。还有一个委员会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恶鬼,叫做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的首长是一个长生的人,这种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咒力使用者,他可以使用咒力来修复自己端粒细胞的端粒,你想他多么强大,他身体上这么多细胞,都可以通过咒力去修复它们的端粒,所以他是长生不死的。长生不死的人就是伦理委员会的首长。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佛法去感化这些恶鬼。虽然这些恶鬼不受愧死机构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劝他从善,可以劝他不要轻易去伤害人类等等,当然这不是一个很有约束力的方法,这个小说里面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和尚,在和尚刚出现的时候感觉很牛,但是最后发现其实没什么用,真正恶鬼发作的时候,和尚其实没有起太大的作用。

还有一种存在叫做不净猫,每当有业魔和恶鬼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把他处死,但是正常的人是没办法伤害人类的。就是正常的人是没办法搞死夜魔和恶鬼的,因为正常人都有愧死机构。所以人类就专门培养了一种动物叫做不净猫,让这种猫来杀死业魔和恶鬼,但通常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因为业魔和恶鬼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致这个小说的网络就是这样。大家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从最初的核心设定出发,假如人有咒力这一点出发,怎么完善,怎么通过推想的过程,把整个世界给搭建起来。当然这是对长篇小说而言,对于短篇小说而言,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复杂的一个设定,我们可能就需要一两个点,然后把这个故事搭起来,把这个故事的价值搭起来就行了。

好,这就是我关于设定要讲的东西,谢谢大家!

演讲录像